梁小偉(Gary),44歲,視網膜色素病變病患者,從小以經有夜盲症,直到2009年中開始完全失明;從五光十色的環境,走進了地獄之中,當時除了用酒精麻醉自己外,更在家中頹廢了八個多月,從事屋苑物業管理10多年,一時間變為無業所從,人生好像失去了一切,漫無目標,更自暴自棄地令體重增加至170多磅……
RP仍沒良好治療方法
炎炎夏日,是抖暑的時候,還是準備來季一系列豐富比賽活動?進行積極訓練?毅行者,三項鐵人、行山比賽或馬拉松長跑等等都是很多運動員及朋友想去一展身手和完成的「創舉」。
然而,很多朋友卻忽略了秋冬來臨之時,正時炎夏的日子,繼續進行長時間訓練同時,感覺往往必定變得更艱辛,溫度提升,風雨來襲,身體的負荷也增加不少,如果以過度的往常訓練模式進行,只有百害而無一利。
人體也有失調時
雖然人體本身有一定的調節功能,但也有失調的時候,如過度出汗而不進行補充,則變成缺水,導致中暑、電解質失調或熱衰竭等徵狀。或在假日時作一整天訓練後,在沒有太多休息的時間後,翌日繼續進行特訓,如對沒有經過長期適應的朋友,身體機能未必能一時間承受到負荷(超負荷訓練)而會受傷。
父親無懼生命終結, 與兒子一起完成人生最後的越野賽。
「觸動心靈的作品。」 - 劇本圍讀的觀眾評語
一場末期癌症的戰役空降在三口子的家庭,一家人潛藏多年的隱憂及危機隨著癌細胞的擴散逐一浮現。
父親確診患上末期癌症,母親卻渴望在丈夫身上尋求多年來被愛的證據。面對父親病情的嚴峻及母親心靈的缺口,為了化解怨恨,孤僻寡言的兒子嘗試從中斡旋拆解父母間的心結,但事與願違。兒子想起以前與父親一起參加越野賽的日子,於是嘗試在親情、愛情及友情之間重新學習,體會「愛」的價值,放下執著,與父親並肩完成最後一場人生的越野賽,向著終極挑戰直跑,一直跑……
劇本改編自真實故事,編劇以自己和已離世的父親一起對抗癌魔的日子作為藍本,希望藉著自身的故事與其他癌病患者及其家人分享對生命的體會,為他們帶來心靈上的關顧及支持。
目前不少運動員都使用一條「咖啡方程式」,在不危害身體健康的情況下,普遍地廣為應用。如果你是一個喜愛喝咖啡的人,又想提高自己的運動水準的話,可參考以下的方法:
1. 咖啡因對爆炸性運動如舉重,短跑等沒有多大的幫助。
2. 耐力性運勤如長距離的單車運動,長途游泳及長跑等的效益較大。
3. 在咖啡因的刺激下,運動反應可得到明顯改善。
4. 上了咖啡癮的人強制戒除咖啡數日後,再次飲用咖啡時,運動反較為敏銳。
5. 一般的最佳劑量,為身體每公斤體重攝取3.3毫克(或每磅1.36毫克)以一杯170克(6安士)的咖啡計,含有100至150毫克的咖啡因。
6. 咖啡因可加強肌肉細胞,對脂肪分解時所產生脂肪酸的運動,故此可提高耐力性運動的表現。
7. 咖啡因亦可配合運動加強減肥的效果,在進行運動前飲用3.0毫克對一公斤體重,可以加快脂肪的消耗。(本港市面也有一些標榜減肥作用的咖啡沖劑)
8. 咖啡因的作用可以在體內維持大約二小時。
9. 咖啡因可刺激中樞神經,提高警覺能力,減低對疲勞的反應。
咖啡來源已無從稽考。眾多傳說之一指咖啡原產地埃塞俄比亞西南部的咖法省高原地區,據說是一千多年前,一位牧羊人發現羊吃了一種植物後,變得非常興奮活潑,因此發現了咖啡。也有說法是由於一場野火,燒毁了一片咖啡林,經燒烤過後的咖啡香味引起周圍居民的注意。人們最初咀嚼這種植物果實以提神,後來烘烤磨碎摻入麵粉做成麵包,作為古時戰士的食物,以提高作戰的勇氣。不過這些傳說故事都缺乏歷史文件佐證,只出現於後世的旅遊傳記中,是無法考究真正的咖啡起源。(網上資料)
斜路之訓練
由香港全能運動學會主辦之五週年紀念活動RAMP Challenge Series 2011斜路王挑戰盃長跑賽系列,於剛過去的9月至11月份已圓滿成功舉行。過往三站吸引不少長跑愛好者參加,是次活動亦為香港疼痛學會籌款,幫助長期痛症病人。
在香港本地,不少長跑賽事賽道以平路為主要特色,大都以單車徑為主,務求能令跑手取得該距離之最佳時間;但亦有不少賽事難以避免走過一定的上斜和下斜道路。跑手如平日只在運動場和單車緩跑徑進行訓練,比賽時當遇上斜路的話都必定痛苦不堪,情況就如香港馬拉松般,最後35公里由西隧走至灣仔途經數段架空天橋走廊一樣。訓練跑斜路,可以是每個經驗長跑運動員必經之路。
高手雲集
斜路王賽道主要特色為全程斜路,謝絕平路,上、下坡均極具挑戰性,主要在綠林山蔭下的郊野公園範圍內進行;組別分有男、女青少年組、成年組、高級一組、高級二組及先進組。
由香港全能運動學會主辦之運動科學長跑講座及暨成立五週年紀念活動,於月前已完滿舉行,當日吸引不少長跑及有興趣人士參加,亦為香港疼痛學會籌款,幫助痛症病人。(特別鳴謝健康動力雜誌)
馬拉松長跑、毅行者、越野跑、長途耐力比賽場上可以好好享受,樂在其中,但亦可能帶來不必要的傷害與痛楚!
長跑痛症知多少講者李靜芬醫生指,每年有不少長跑愛好者都因為長跑比賽而受到傷患困擾。如長期訓練但沒有適當休息的肌肉跟鍵勞損,或者跟鍵過緊而引致的骨酪創傷等;如何處理跑步常見的痛症,應認識受傷原因和盡早檢查及接受適當物理治療。
分享嘉賓梁國強先生,一名因意外受傷而導致長期受痛症困擾之人士,經歷過一段生不如死的折磨,尋醫數載,藥物治療通通用過後,從來不跑步的他,最後用長跑運動復康治痛,至今已完成多個長跑賽事及馬拉松比賽。
另一分享嘉賓余美芳女士,一名癌症康復者,在接受化療數年期間仍然活躍山澗,進行鍛練,身體力行地感染身邊朋友及家人,在2005-06年內兩度奪得毅行者最堅毅不屈大獎,實至名歸。
香港首次古蹟越野定向比賽
大會更首次引入傳統的越野定向比賽,於長跑賽開賽後進行,參賽人數須二人組成,設有不同組別,家庭組(父母與子女)更加是最多參賽者,多達四十多隊,是歷年之冠。賽程設於香港大學宿舍網球場公園內及香港一級法定古蹟歷史建築物 ─ 香港大學堂外圍進行。
不一樣的五公里同樂日(一)
由香港全能運動學會及香港大學馬拉松隊主辦之5公里慈善挑戰盃暨家庭同樂日2011,已經於4月17日圓滿舉行了,一直受各界支持的5公里慈善挑戰盃今年已進入五週年,更為有需要幫助之團體籌款,今年之受惠機構為香港風濕病基金會;大會繼續為大家帶上歡樂、刺激及驚喜的比賽,最重要的是一齊共襄善舉!
活動以「全民戶外運動」為主題,希望透過是次活動,讓公眾有一個獨特的運動途徑,引起市民對香港風濕病的關注。目的透過是次活動,宣揚運動對健康訊息的重要性,並籌募善款給予香港風濕病基金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