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alth Action

2024年4月號

過往雜誌

網上訂閱《健康動力》雜誌

香港風濕病基金會

香港風濕病基金會的相關文章

新降尿酸藥物 增加治療希望

期數: 
2012年01月號
醫生: 
靳惠蓮醫生 (風濕科專科)

 

撰文:羅漪雯

 

痛風的成因大多是由於腎臟功能減退,血液中的尿酸不能被排走,形成了尿酸晶體並積聚於關節,造成發炎;故降低尿酸水平是痛風的治本方法。近年醫學界研製了新的降尿酸藥物,為以往不適合使用別嘌呤醇的痛風患者帶來了好消息。

風濕科專科靳惠蓮醫生
風濕科專科靳惠蓮醫生

皮膚硬「梆梆」 手指動不得

期數: 
2011年12月號
醫生: 
李家榮醫生 (風濕病專科)

 

硬皮症是一個罕見的病症,亦是不為人知、鮮為人道的疾病。一如病名所指,患者的皮膚會變硬變黑,但有別於一般的皮膚病,硬皮症更會侵襲患者的關節、器官,嚴重的甚至會危害性命。

風濕病專科李家榮醫生
風濕病專科李家榮醫生

硬皮症使患者皮膚組織逐漸變厚並慢慢變硬,造成皮膚僵硬和緊繃。風濕病專科李家榮醫生道:「硬皮症是免疫力系統失調毛病,體內的纖維細胞不斷反應,令膠原沉積過多。當情況發生在皮下,便會使皮膚從手指、腳指開始變厚變硬,部分病情會擴展至臉部、肚腹、胸腔位置。另外,纖維化現象也會破壞其他身體器官。腸胃是硬皮症最常攻擊的器官,其蠕動、吞嚥能力會倒退,有可能引致胃酸倒流;當小腸的吸收功能因病症減低,亦會導致患者營養不良。」除此以外,硬皮症也會影響患者的心臟、肺部、腎臟等,若不及處理有可能引致嚴重或致命疾病。

叫人哭不出來的病症

期數: 
2011年11月號
醫生: 
梁滿濠醫生 (風濕科專科)

 

撰文:羅漪雯

 

別以為「眼淚在心裡流」只是表達情感時之誇張手法,現實中確有導致淚水分泌不足的疾病,名為乾燥綜合症(Sjögren's syndrome)。據統計,乾燥綜合症患者約佔人口0.5%,實非罕見疾病。當患者真的欲哭無淚,又不知發生何事時,可會說句「此際怎麼開口」?

 

風濕科專科梁滿濠醫生
風濕科專科梁滿濠醫生

葡萄糖胺對骨關節炎之功效 --- 陶志雄醫生

期數: 
2011年10月號
醫生: 
陶志雄醫生 (風濕科專科)

 

撰文:羅漪雯

 

人的關節會在歲月中被慢慢磨蝕,這是不變的定律。只因人人皆隨年老逐漸退化,不少人會選擇進食營養食品期望紓緩或預防關節退化,而其中最為人熟悉的可算是葡萄糖胺。然而,葡萄糖胺對於關節炎的功效是否如想像中的一樣呢?

風濕科專科陶志雄醫生
風濕科專科陶志雄醫生

退化誘骨刺生 疼痛與日俱增

肌肉發炎 舉手投足也艱難

期數: 
2011年09月號
醫生: 
蘇皓醫生 (風濕科專科)

 

撰文:羅漪雯

 

「年紀大,機器壞」似乎是定律。即使發現難從坐位上站起、爬樓梯時倍感吃力,又或不能輕易舉起雙手,當事人也許會埋怨歲月催人老,又怎會想到自己患病?直到連走路、甚至梳頭刷牙也感到困難,才知道原來患上了多肌炎或皮肌炎。

風濕科專科蘇皓醫生
風濕科專科蘇皓醫生

系統失調 手腳無力

走出紅斑陰霾 組織完整家庭

期數: 
2011年07月號
醫生: 
馬繼耀醫生 (風濕科專科)

 

走出紅斑陰霾 組織完整家庭       撰文:羅漪雯

執子之手以後,能跟所愛孕育一兒半女,想必是很多新婚夫婦的期望。可是對紅斑狼瘡症病人來說,懷孕所冒的風險很大。幸而隨醫學研究的發展,紅斑狼瘡症與懷孕的關係亦漸被醫學界瞭解。如風濕科專科馬繼耀醫生道:「懷孕引致病情復發的可能性很低,不會因此而建議病人不去組織一個完整的家庭。」

 

在醫學昌明的時代中,紅斑狼瘡症孕婦能成功誕下嬰兒的機會有所增加。現時約有過半數病患孕婦能正常懷孕並生產,另有25%病人胎兒出現早產;然而仍有10-20%紅斑狼瘡症孕婦出現自然流產或人工流產。馬醫生強調,進行人工流產的機會很微,一般都是在病者情況很惡劣才會考慮。

 

適合懷孕的紅斑狼瘡病人須符合以下情況:

心繫風濕病 推動病友自助互助 黄煥星醫生全情付出 未問回報

期數: 
2011年05月號
醫生: 
黄煥星醫生

黃醫生榮休,緊接上期,這期繼續有與他結緣或曾受過他幫助的醫生及病人,抒發個人感受,並向黃醫生表達由衷感謝。

 


 

要我形容黃煥星醫生嗎?我會說,他確是個超級大好人。

 

讀醫科時,學生大都很怕老師,但黃醫生的和藹親切,卻令我「膽敢」向他求救。當時我咳了兩個月仍未見好轉,於是主動上病房找他,請他幫我看病,而他居然也真的肯見我,還很設想的為我安排。他說:「我是風濕科醫生,咳嗽的問題,由呼吸科醫生處理會較合適,不如我幫你找(呼吸科)葉秀文醫生看看吧!」就這樣,他放下老師身分,親自替我預約時間,直接聯絡葉醫生為我看病。我當時只上過黃醫生的課兩次,和他並不相熟,但他竟然願意幫我,我很是感激。

心繫風濕病 推動病友自助互助 黄煥星醫生全情付出 未問回報

期數: 
2011年04月號
醫生: 
黄煥星醫生

一直致力推動風濕專科發展的黃煥星醫生於去年12月榮休。早在80年代,有感醫護人員不足以應付日益增加的患者,黃醫生聯同陳嘉何醫生、李國銘教授及黃基林醫生成立香港風濕病學學會,希望藉此推動風濕科專科及進行公眾教育。此外,他亦不遺餘力協助病友成立病人自助組織,例如類風濕性關節炎病人自助組織「毅希會」及系統性紅斑狼瘡病人自助組織「樂晞會」,也是在黃醫生的努力下才得以成立。


黃醫生榮休,不少與他結緣或曾受過他幫助的醫生及病人,均希望藉此機會,抒發個人感受,並向黃醫生表達由衷感謝。

 


 

認識黃醫生已超過三十年。他是一個泱泱君子,溫文儒雅,從不大聲講話。

我跟他約相差幾年時間,我們在瑪麗醫院認識,雖非同科,但工作上會有所接觸。後來我離開瑪麗醫院,就很少見到他了。

積極樂觀 與病共存 豁達活出更美人生

期數: 
2011年03月號

撰文王盈盈

 

吳小微21歲開始患有類風濕性關節炎,曾經做過5次手術,亦曾因為心包肺膜積水而危在旦夕。但她從未怨天尤人,堅強挨過很多風浪。2002年被選為第一屆香港風濕病基金會大使,積極參與義務工作,幫助別人亦鼓勵自己,積極面對人生。

手持個人自傳「微言微語」的小微
手持個人自傳「微言微語」的小微

共同對抗類風濕 病發初期使用生物製劑 可獲更大療效

期數: 
2011年03月號
醫生: 
李家榮醫生

撰文王盈盈

 

類風濕性關節炎屬於長期病患,不少人誤以為是基於免疫系統缺乏,其實不然。其成因的確跟免疫系統有關,但主要由於免疫系統出現錯誤,以致對正常關節作出發炎反應的不尋常現象。此外,經多年研究,遺傳(HLA-DR)亦是致病成因之一,但不是每個擁有相關基因的人都會得到這個病。因此,一般學者認為除了遺傳因子外,患上此病跟外來環境因素有關。近年有研究發現若有遺傳因子同時有吸煙習慣,患上類風濕性關節炎的機會較不吸煙及未擁有相關遺傳因子者超出五十多倍,可見吸煙是其中一個跟這個病有關但亦非必然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