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alth Action

2024年4月號

過往雜誌

網上訂閱《健康動力》雜誌

類風濕性關節炎治療新趨勢

期數: 
2011年11月號
醫生: 
張德昌醫生 (風濕病內科專科)

 

撰文:陳秀清

 

類風濕性關節炎為慢性炎症疾病,可以侵害人體任何一部分的關節,但主要影響四肢如手腕、手、腳、足踝的小關節,徵狀包括疼痛、腫脹、僵硬,甚至皮膚下出現類風濕結節和腫塊等,而且通常會對稱出現。如兩邊膝部或手部均有以上徵狀,便很有可能患上此病。

 

類風濕性關節炎成因至今不明,但估計與遺傳、環境因素如過濾性病毒感染等有關。其發病機制為免疫系統錯誤地自我攻擊身體細胞,以致出現各種症狀。患者以女性為多,發病率為男性的2至3倍,發病高峰年齡分別為30至40歲及60歲。全球發病率為0.5至1%,本港的發病率則為0.35%,即約24,500人患有此症。

 

風濕病科專科張德昌醫生
風濕病科專科張德昌醫生

控制不善或喪失工作能力

風濕病科專科張德昌醫生指出,不少患者在徵狀出現初期均會誤以為關節退化,嘗試自行服用坊間的止痛藥,甚或接受推拿、針灸,直至徵狀維持半年至九個月後才求診於風濕病科醫生,期間關節及周圍組織大多已受侵蝕,出現骨骼變形。這時患者已破壞的關節已無法逆轉。病情如控制不善,10年後有半數患者會喪失工作能力,簡單如梳頭、扭開瓶蓋、扭毛巾等亦無法完成。個別患者更會出現如影響心臟、肺部的併發症。

 

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最重要的目標在於臨床緩解,即患者沒有出現顯著的炎性症狀和病徵,能重拾活動能力。改善病情抗風濕藥(DMARDs)如甲氨喋呤、柳氮磺吡啶,並不能有效預防結構破壞、殘疾或死亡。現時最新的治療趨勢為愈早採用生物製劑,治療成效會愈優勝,而積極早期的治療更能有效防止結構性損慯。

 

IL-6受體抑制劑臨床緩解成效佳

生物製劑為最新治療方案,常用藥物種類包括甲型腫瘤壞死因子抑制劑(TNF)、抗CD20單克隆抗體及第六型白細胞介素受體抑制劑,作用為可抑制關節損害的惡化程度,改善病情。但太遲處方仍然無法逆轉已受破壞的關節組織。第六型白細胞介素亦是較新及有效的生物製劑,研究顯示曾使用抗風濕藥物或腫瘤壞死因子抑制劑但無效的患者,轉用第六型白細胞介素受體抑制劑後,成效顯著。患者的炎症指數 ─ 丙反應蛋白水平於2星期內迅速下降,且超過9成患者的炎症指數可維持在低水平。使用一年後更有一半患者可達到臨床緩解。

 

但類風濕關節炎始終屬長期慢性疾病,藥物治療外,患者還需留意日常護理。適當運動及休息對改善病情會有幫助。戶外活動能接觸到陽光,有助身體製造維他命D,提升骨骼健康。而健康飲食、避免過重,亦有助減輕膝蓋負荷。保持心情積極樂觀,關節僵硬時熱敷,發炎時則冷敷,對減輕痛楚亦有一定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