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羅漪雯
有人以為當癌痛突然加劇,就代表「時辰快到」;有人以為止痛藥應該只在疼痛時服用;有人擔心止痛藥的副作用太多,寧痛不吃。面對癌痛,不同人有不同的誤解,若要消除誤解,患者和家人好應多與醫生和護士溝通,正確認識癌痛。
紓緩醫學專科郭愛玲醫生
撰文:陳秀清
據醫管局的統計數字顯示,現時本港有逾4000名末期腎衰竭患者需洗腎,新症每年約1000宗。1995至2004年間,腎病成因多為腎小球炎,僅兩成由糖尿病引起,但近5年來由糖尿病引起的腎病比例已急升至四成多。
腎衰竭共可分為5期。一期腎衰竭患者開始有微量蛋白尿,但腎功能仍然正常。末期腎衰竭患者的腎功能則低於15%,需使用腎臟替代治療。而在腎功能逐漸衰退的過程中,不同階段的患者均有不同飲食需要。
腎衰竭患者的飲食需求
階段 |
撰文:羅漪雯
一生人數十載,少不免遇上兩三次大便不通的經歷,若是暫時性的急性便秘還好,只要休息數天,腸道已可回復正常蠕動;但若便秘問題持續,並為生活造成困擾,就應儘早向醫生求診,找出導致便秘的原因及合適的治療方法。
腸胃肝臟科專科陳安安醫生
撰文:陳秀清
不妨留意一下,你有否出現以下徵狀:容易疲倦、失眠、精神緊張、體重上升、血壓或膽固醇水平日漸上升、更年期提早、性功能障礙、無故皮膚敏感、急速衰老、患癌?有的話,可能你已不知不覺中了毒。
人人身體亦存有毒素,毒素愈高,身體老化速度便愈快。要減少毒素,首要認清毒素與身體的關係。
毒從何來?
毒素主要可分為有機污染物及重金屬兩大類:
1) 有機污染物
如廢氣、漂白水、農藥等
2) 重金屬
如鉛、水銀、錫、砒霜等
撰文:羅漪雯
前列腺癌個案近年急增,現已位列本港男性十大癌症的第三位,若以一生累計風險計算,平均每31名香港男士就有1位會患上前列腺癌。
臨床腫瘤科專科游子覺醫生
撰文:陳秀清
肺癌為全港最常見導致死亡的癌症。2009年,本港有4,365人診斷患上肺癌,死亡個案達3,692宗。自1985年來,全球女士的發病率更增加了22%。
心胸肺外科專科嚴秉泉醫生
心胸肺外科專科嚴秉泉醫生指出,早期肺癌可以手術作根治性切除,無法切除的晚期肺癌患者,亦可採用姑息手術。「患者因腫瘤長於氣管而感辛苦,可微創切除腫瘤再置入支架,舒緩徵狀;而有惡性心包或腹腔積液者,亦可以微創方法及藥物放走廢水,減輕徵狀。」
微創手術有助長遠康復
撰文:陳秀清
急性腦血管疾病俗稱中風,是血管破裂或閉塞,引致血液循環不足,令腦死胞失去血液、氧氣及養分供應,繼而受損,甚至死亡。估計現時約有40%中風個案可透過定期健康檢查,包括量度血壓、膽固醇、治療高血壓及改善整體健康狀況預防。
中風可分為出血性及缺血性兩類:
1) 出血性中風
a) 腦出血 ─ 腦內微絲血管破裂
b) 蛛網膜下腔出血 ─ 血管瘤破裂
2) 缺血性中風
撰文:羅漪雯
在現代社會中,糖尿病無疑是一個常見的疾病。由於胰島素分泌失衡令血糖過高,血管慢慢出現病變,甚至對不同器官造成損害。其中糖尿病對腎臟的影響亦不容忽視,除了因為20-40%糖尿病患者會出現併發腎病外,也因糖尿病是腎衰竭的成因之一。
腎病科專科廖忻麟醫生
撰文:羅漪雯
銀屑病是一個慢性皮膚炎症,患者會出現局部或大範圍的紅腫鱗狀皮屑,導致皮膚嚴重不適。病症乃因患者免疫系統失調所致,所以銀屑病不具傳染性,但很多人也因外觀問題而拒絕接觸患者,故銀屑病對患者的身、心方面均造成壓力。
皮膚科專科周家源醫生
皮膚科專科周家源醫生道:「銀屑病經常會引致其他自身免疫的併發症,如30%銀屑病患者會患上關節炎,並因關節和骨骼受到長期攻擊而逐漸變形。此外也有研究顯示,銀屑病可能與糖尿病、代謝綜合症及其他心血管疾病有關。」可見,因此患者很需要有效的治療方法來抑制銀屑病,才能紓緩病症對身心的影響。
生物製劑可改善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