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alth Action

2024年1月號

過往雜誌

網上訂閱《健康動力》雜誌

專題報導

專題報導

對症下藥 治療腎病引起骨痛與貧血

期數: 
2012年12月號
醫生: 
譚國權醫生 (腎病科專科)

 

撰文:小游

 

腎病科專科醫生譚國權
腎病科專科醫生譚國權

腎病患者最常見的徵狀是骨痛,卻原來「腎病、骨骼及痛楚」三者互有關連,亦與維他命D活化及吸收息息相關,腎病又會引致貧血……想知道箇中原委,就由腎病科專科醫生譚國權,在《健康動力》雜誌舉辦的「腎與痛的邊緣」醫療專題講座中,向大家闡釋。

 

維他命D活化奧秘

大便出血

期數: 
2012年12月號
醫生: 
林貞華醫生 (外科專科)

 

撰文:陳秀清

 

大便出血成因眾多,常見的包括痔瘡、腸癌,受藥物影響亦為其中原因。而只要是消化道任何位置出血,從大便中均能驗到帶血。

 

外科專科林貞華醫生
外科專科林貞華醫生

明白療程 助腎病患者延緩衰竭

期數: 
2012年12月號
醫生: 
何繼良醫生 (腎科專科)

 

撰文:小游

 

腎科專科何繼良醫生
腎科專科何繼良醫生

「對所患疾病有所認識,可了解醫生處方的療程,對治療有一定幫助,尤其是腎病患者。」腎科專科何繼良醫生在《健康動力》雜誌舉辦的「慢性腎病全面睇」講座中,語重心長地提示與會者。講座並邀請了病患者作個案分享,讓大眾知道積極樂觀面對腎病,是延緩惡化的良方。

 

驗腎病  簡單法

肝腸寸斷

期數: 
2012年12月號
醫生: 
陳小燕醫生 (外科專科) & 吳國際醫生 (外科專科)

 

撰文:陳秀清

 

胃腸道基質腫瘤為胃腸道惡性腫瘤,可出現於胃腸道任何一部分,常見於40至60歲人士,男女患病比例相若。

 

肝癌高危一族則以35歲以上成年人為主,常見徵狀為腹部飽脹、胃口不佳、上腹疼痛及有腫塊等。但往往察覺硬塊或不適時,大部分已屆晚期。

 

兩種腫瘤如能及早發現,可透過手術切除,提升治癒可能。

 

約60%胃腸道基質腫瘤在胃部出現,25%及5%則分別長於小腸及大腸。於食道或腹膜發病的則相對少。

 

外科專科陳小燕醫生
外科專科陳小燕醫生

明乙肝 治療多

期數: 
2012年12月號
醫生: 
吳昊醫生 (腸胃肝臟科專科) & 陸耀榮醫生 (腸胃肝臟科專科)

 

撰文:羅漪雯

 

慢性乙型肝炎是亞洲常見的病症,若無適切處理,更可誘發肝硬化、肝衰竭及肝癌。在香港,每10位港人就有一位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可是70%患者並無任何病徵,所以不少患者要在病情嚴重並求診時,才知道自己感染了乙型肝炎。

 

腸胃肝臟科專科吳昊醫生
腸胃肝臟科專科吳昊醫生

慢性肝炎 可致肝癌

除暗瘡無捷徑 耐心可見療效

期數: 
2012年11月號
醫生: 
任鎮雄醫生 (英國倫敦大學皮膚科學士文憑)

 

撰文:羅漪雯

 

當油脂分泌旺盛,毛囊就有機會被閉塞並引致粉刺、黑頭或暗瘡,所以經歷過青春期的人並不會對暗瘡感到陌生。若暗瘡處理不當,更可引致嚴重情況,影響患者的情緒及自我形象。

英國倫敦大學皮膚科學士文憑任鎮雄醫生
英國倫敦大學皮膚科學士文憑任鎮雄醫生

「暗瘡是一個需要慢慢改善的情況,可是有些患者卻欠缺耐性,只是用藥一段短時間就斷定治療無效,尋求其他方法。」英國倫敦大學皮膚科學士文憑任鎮雄醫生表示,暗瘡與油脂分泌及細菌有關。「過多的油脂使毛囊容易閉塞,並積藏油脂、死皮,如果加上細菌感染,便可能引起炎症並長出暗瘡。出現暗瘡後,最擔心是留下暗瘡印、疤痕等後遺症,所以應早在暗瘡形成時,以藥物好好處理。」

 

跟血管肥膏講 Bye Bye

期數: 
2012年11月號
醫生: 
羅天柱醫生 (心臟科專科)

 

撰文:陳秀清

 

心臟病為本港第二號殺手。2009年,本港有約6400人死於心臟病,約3400人死於腦血管病,嚴重程度,絕對不容忽視。

 

血管負責將血液、養分,運送全身器官,故一旦出問題,幾乎所有器官也會受累。當血管出現毛病,心臟、腦、周邊動脈及腎臟會特別容易病變,引發冠心病、中風、周邊神經病變、腎衰竭等併發症。

心臟科專科羅天柱醫生
心臟科專科羅天柱醫生

膽固醇積聚收窄血管

護理濕疹皮膚 保濕為上

期數: 
2012年11月號
醫生: 
楊志強醫生 (皮膚科專科)

 

撰文:羅漪雯

皮膚科專科楊志強醫生
皮膚科專科楊志強醫生

患上濕疹,皮膚會變得乾燥、痕癢,在反覆發作及搔癢後更會損害皮膚,不但使病情惡化,亦令皮膚愈來愈粗糙。皮膚科專科楊志強醫生表示,對不少人來說,長期痕癢是很困擾的問題,因此濕疹患者好應適當地治理皮膚,減少痕癢的程度及頻密度。

 

楊醫生解釋,濕疹泛指多種皮膚問題,其中最常見是小兒濕疹。「小兒濕疹又名異位性皮膚炎,一般在1歲前開始發病,但約半數患病幼兒在2歲後病情有改善甚至徵狀消失。小兒濕疹是一個反覆發作的慢性皮膚問題,因此病情會不時轉差或好轉。」

 

水分流失 刺激易侵

情緒容易飄忽的女人

期數: 
2012年11月號
醫生: 
曹國柱醫生 (精神科專科) & 林玥彤 (註冊臨床心理學家)

 

撰文:羅漪雯

 

現代女性擁有多重身分,既是媽媽又是照顧父母的女兒;既是相夫教子的妻子又是家庭經濟支柱之一;既是能幹的下屬又是富責任感的上司。周旋在多個角色之中,女性肩上的擔子亦自然而然愈重。壓力暗暗增加,情緒容易變得不穩定。

精神科專科曹國柱醫生
精神科專科曹國柱醫生

壓力「爆煲」 病症出現

精神科專科曹國柱醫生道:「每當人遇到壓力時,身體的系統會作出相對的反應,提高應對能力。但壓力過多時,人的對抗能力漸漸衰落。在壓力下,腦部物質如血清素、腦腎上腺素、多巴胺等可能出現生理變化,甚至在壓力過後亦不能回復正常。」若低落或緊張的情緒持續一段時間,影響人的工作、社交、生活,就可能成為病症。常見於女性的情緒問題包括:

 

糖尿病治療新知

期數: 
2012年11月號
醫生: 
馬珮珊醫生 (內分泌及糖尿科專科)

 

撰文:陳秀清

 

本港糖尿病患者達70萬人,且更有年輕化趨勢。不良習慣如西化飲食、缺乏運動,均會提升患糖尿病的風險。家族有糖尿病史者,患病機會就更高,有必要加以預防及正視。

 

糖尿病為一種胰島素缺乏或分泌失衡的病症,可分為兩類:

 

1) 一型糖尿病(前稱「胰島素依賴型」)

製造胰島素的細胞受破壞,無法製造胰島素提供身體所需,原因與遺傳及免疫系統因素有關。

 

2) 二型糖尿病(前稱「非胰島素依賴型」)

身體對胰島素產生抗拒,令胰島素無法發揮功效。原因與遺傳、不良飲食習慣、肥胖及缺乏運動有關。

 

人體血糖由胰臟內兩種胰島細胞所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