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陳秀清
急性腦血管疾病俗稱中風,是血管破裂或閉塞,引致血液循環不足,令腦死胞失去血液、氧氣及養分供應,繼而受損,甚至死亡。估計現時約有40%中風個案可透過定期健康檢查,包括量度血壓、膽固醇、治療高血壓及改善整體健康狀況預防。
中風可分為出血性及缺血性兩類:
1) 出血性中風
a) 腦出血 ─ 腦內微絲血管破裂
b) 蛛網膜下腔出血 ─ 血管瘤破裂
2) 缺血性中風
a) 血栓型 ─ 腦血管動脈粥樣硬化或狹窄
b) 栓子型 ─ 外來的栓子塞住腦血管,栓子來源自心肌梗塞後的心臟、心
房顫動、頸總動脈或主動脈
腦神經科專科王浩中醫生
兩類中風又以缺血性中風的發病個案較多,佔本港每年整體中風個案的77%。腦神經科專科王浩中醫生表示:「大部分人的血壓控制已有所改善,故俗稱爆血管的出血性中風個案經已減少。但隨著人均壽命延長,血管長遠自然容易積聚膽固醇,提升腦栓塞可能。」
高膽固醇增中風危機
膽固醇積聚血管內壁,是動脈粥狀硬化成因之一。膽固醇愈高,中風機會亦會提升。「假設壞膽固醇水平為6,如能降至4,即減少1/3,中風機會亦能降低1/3。」透過改善生活習慣如定時運動、減少進食高脂食物等,有助降低膽固醇。「降膽固醇藥物如他汀類藥物,可控制總膽固醇及低密度膽固醇製造,能保護血管內壁,亦有助降低中風風險。」
假如不幸中風,為降低日後殘障,甚至死亡可能,必須盡快將患者送院治療。「腦部一旦停止供血,腦細胞便會即時壞死,每多等1秒,便有多數千個腦細胞死亡,大大提升日後相關神經功能障礙如言語困難、癱瘓的可能。」
急性溶栓治療打通血管
急性血管溶栓治療能為缺血性中風患者打通血管,將腦細胞死亡範圍減至最小。「患者如能在首4.5小時內接受急救,注射溶血針,可挽救尚未死亡的腦細胞,減低中風造成的傷殘。但4.5小時後才注射則並沒成效,反會增加出血風險。」
另一中風急救方法為急性腦血管介入手術,此為腦血管微創手術,利用通波仔、支架、血栓取出器或直接在腦血管注射溶血針打通血管,亦必須在中風後六小時內進行。
緊記口訣 ─ 談笑用兵
預防中風,戒煙、減重、控制血壓、血糖及膽固醇、定時運動均為關鍵。但中風亦非無跡可尋,緊記口訣 ─ 「談笑用兵」,可有助及早辨識中風警號:
當患者:
談 ─ 言語不清或語無倫次
笑 ─ 笑起來面歪
用 ─ 手腳不聽使喚
兵 ─ 出現以上其中一種或所有徵狀,便應即時「請救兵」,送院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