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alth Action

2024年4月號

過往雜誌

網上訂閱《健康動力》雜誌

專題報導

專題報導

膝關節炎與骨質疏鬆嶄新療法

期數: 
2011年10月號
醫生: 
林自強醫生 (骨科專科)

 

撰文:陳秀清

 

膝關節炎及骨質疏鬆均常見於長者。前者為軟骨磨損導致骨刺,後者則是骨質流失比生長速度快,令骨骼變得脆弱易折斷。

骨科專科林自強醫生
骨科專科林自強醫生

軟組織增生導致骨刺

膝關節炎與軟骨磨損有關。健康的軟骨一般能承受磨擦,故年輕時進行劇烈運動或長時間步行後關節亦不會出問題,但當年紀漸長,活動後關節往往出現腫脹或骨骹無法活動自如的情況。骨科專科林自強醫生解釋:「軟骨被磨損後,會刺激關節發炎;長期磨損的話,可引致關節的軟組織增生及引致骨刺。」

 

拒絕肝硬化

期數: 
2011年10月號
醫生: 
李達榮醫生(東區尤德夫人那打素醫院內科副顧問) & 梁廷信醫生 (腸胃及肝臟科專科)

 

撰文:羅漪雯

 

因病毒感染、肥胖、酗酒,或其他原因,健康肝臟可能經歷纖維化、肝硬化、癌症等數個階段。肝病的結果因人而異,有肝硬化患者因靜脈曲張出血死亡,亦有肝癌患者在切除手術後得以存活。無論在哪一個階段,都有治癒康復的個案,但說到底,「早發現早治療」仍是上策。

東區尤德夫人那打素醫院內科副顧問李達榮醫生
東區尤德夫人那打素醫院內科副顧問
李達榮醫生

從肝纖維化開始

肝硬化的形成是因肝臟長期受損,導致肝纖維組織增加,久而久之,柔軟的肝臟也逐步變硬,最後引致肝硬化。東區尤德夫人那打素醫院內科副顧問李達榮醫生指出,大部分引致肝硬化的成因有:

救救壞心腸

期數: 
2011年10月號
醫生: 
胡志和醫生 (心臟科專科) & 楊國輝醫生 (外科專科)

 

撰文:羅漪雯

 

冠心病能無聲無息偷走了性命,是可怕的疾病。與冠心病不遑多讓,大腸癌亦是常見的致命病症,是香港的第二大癌症。要避開這兩個劫,便需好好注意生活習慣,並在適當時候進行檢查。

心臟科專科胡志和醫生
心臟科專科胡志和醫生

高膽固醇背後的危機

骨骼「脆」事

期數: 
2011年09月號
醫生: 
張德昌醫生 (風濕病內科專科)

 

撰文:羅漪雯

 

雖然說「十八歲,卜卜脆」,但步入老年,骨頭可能也會「卜卜脆」。年老的「骨脆」是由骨質疏鬆症引起,嚴重可導致骨折。不過,骨質流失的過程不痛不癢,究竟這無聲無色的病症是甚麼?我們又能如何預防呢?

風濕病內科專科張德昌醫生
風濕病內科專科張德昌醫生

情緒健康與抑鬱症之治療

期數: 
2011年09月號
醫生: 
吳江漫醫生 (精神科專科)

 

據流行病學的統計數字顯示,人一生中約有10-20%機會出現一次或以上的抑鬱。抑鬱症的發病年齡以30至45歲較普遍,當中女性發病機會較男性高一倍。

精神科專科吳江漫醫生
精神科專科吳江漫醫生

抑鬱症並非一般情緒低落。精神科專科吳江漫醫生解釋:「一般情緒低落都會有原因,但抑鬱症患者可以無緣無故感到鬱鬱不歡;個別患者會因壓力或某事而感到不快,但其不快情緒卻並非單單圍繞該件事情,而會廣泛影響生活所有部分,即使最初引起不快的壓力已解除,其情緒仍無法回復正常。」

 

抑鬱症診斷標準

根據美國精神醫學會DSM-IV-TR(2000)抑鬱症的診斷標準,患者需:

弱肝療後

期數: 
2011年09月號
醫生: 
潘冬平教授 (香港大學醫學院外科學系) & 邱宗祥助理教授 (香港大學內科及外科學系)

 

撰文:陳秀清

 

肝癌為香港第三號癌症殺手,每年死亡個案約有千多宗,新症約1600宗,當中男性患病風險較女性高四倍,故患者亦以男性為多。

香港大學醫學院外科學系潘冬平教授
香港大學醫學院外科學系潘冬平教授

尿路問題 男女同苦

期數: 
2011年09月號
醫生: 
陳國強醫生 (泌尿科專科) & 蘇俊醫生 (泌尿科專科)

 

撰文:歐陽麗珠

 

泌尿系統之中,腎臟負責製造尿液,然後由膀胱儲存,再經尿道排出。男性在膀胱頸位置有個栗子般大小的前列腺,包圍著尿道兩旁。一旦前列腺肥大引致尿道閉塞,胯下之困苦不堪言。女性沒有前列腺但尿道較短,容易感染發炎,同樣苦澀難喧。

泌尿科專科醫生陳國強
泌尿科專科醫生陳國強

男生胯下的苦

正視銀屑病

期數: 
2011年09月號
醫生: 
盧景勳醫生 (皮膚科專科)

 

撰文:羅漪雯

 

如乘坐巴士時發現鄰座乘客的皮膚長有一塊塊硬皮、紅紅腫腫的,即使被告知那是「牛皮癬」病人,仍很多人都會怕受「感染」而立即跑開。其實「牛皮癬」不帶傳染性,卻因外觀原故而一直被人誤解,對患者造成很大的心理壓力;所以,有效的治療能在身心上大大的幫助「牛皮癬」病人。

皮膚科專科盧景勳醫生
皮膚科專科盧景勳醫生

不同療法 各有效用

認「青」眼疾 明「白」護眼之要

期數: 
2011年09月號
醫生: 
袁淑賢醫生 (眼科專科)

 

撰文:羅漪雯

 

眼睛是靈魂之窗,無論閱讀、上網,還是觀察別人的表情神態都得靠雙眼,亦是我們接收資訊的最快捷方法。但隨著年紀老邁,眼睛毛病漸生,就可能患有白內障、青光眼等疾病,並有致盲的風險。

眼科專科袁淑賢醫生
眼科專科袁淑賢醫生

新技術 不用等「成熟」

解脫薄血藥的枷鎖

期數: 
2011年09月號
醫生: 
蘇睿智醫生 (心臟科專科)

 

為預防中風,有一些心房顫動(Atrial fibrillation)的患者需服用薄血藥。但服用舊式薄血藥華法林需定期抽血及時常留意劑量問題。此外,個別食物及藥物亦有機會影響華法林的藥效,患者須格外留神。新一代薄血藥「達比加群酯」在預防心防顫動引發的中風較舊式薄血藥卓越1-2,其藥效不易受食物及藥物的影響,病人不再受定期驗血、劑量不定及與多種食物及藥物相沖問題的困擾,大大改善了病人的治療及生活質數。

 

心房顫動的全名是心房纖維性顫動,是心律不整中最普遍的一種,患者的心房出現問題,令心房快速顫動,無法正常收縮,心跳變得加快和不規律。患上心房顫動的機會隨年齡增加,四分一的40歲或以上人士在去世前會有機會患上心房顫動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