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alth Action

2024年1月號

過往雜誌

網上訂閱《健康動力》雜誌

乳你細訴

期數: 
2011年10月號
醫生: 
潘美薇醫生(外科專科) & 陳德明醫生 (臨床腫瘤科專科)

 

撰文:陳秀清

 

乳癌為本港女性頭號癌症殺手,每21位女性便有一位患上乳癌,新症中又以45至64歲的患者較多。

 

乳癌可能全無徵狀

乳癌的普遍病徵為:乳房有硬塊、乳頭流出異樣分泌物或出血、乳房皮膚改變如呈橙皮紋、乳頭改變或下陷等,但亦可能全無徵狀。

 

乳癌分期與腫瘤大小及淋巴結有否受影響有關:

 

0:屬原位癌,如導管內癌或柏哲氏病乳癌

第1期:腫瘤為2厘米或以下,腋下淋巴結仍未受影響,癌細胞仍未擴散。

第2期:腫瘤介乎2厘米至5厘米,淋巴結有可能已受影響,但仍未進一步擴散。

第3期:腫瘤達5厘米以上,或淋巴結已受影響,但並無進一步擴散。

第4期:包括任何大小的腫瘤,淋巴結通常已受影響,癌細胞已擴散至身體其他

部分,屬轉移性乳癌。

外科專科潘美薇醫生
外科專科潘美薇醫生

外科專科潘美薇醫生指出:「初期乳癌,患者5年存活率頗高,0及1期可達100%,2期亦有86%,但到3至4期則分別只有57%及20%。」

 

早期乳癌適合手術切除,手術包括保留乳房及全乳切除,前者需配合放射治療,成效才可等同全乳切除。「至於選擇何者,則須視乎腫瘤大小、數目和位置、乳房大小、病人是否適合放射治療、病人年紀及意願等。」

 

術後首2年復發風險高

但惡性腫瘤往往容易復發,尤其是荷爾蒙受體陽性乳癌,復發機會可在術後10至15年仍存在,當中又以術後首1至2年風險最高。臨床腫瘤科專科陳德明醫生解釋:「術後或有部分微小且肉眼無法看見的癌細胞仍隱藏在胸口、腋下淋巴附近或胸骨下面,甚至做手術時已有些很微細的癌細胞藏在肺部、肝臟或骨髓,手術清除不了。故現時建議術後需視乎腫瘤大小等因素,考慮以輔助治療,達根治目標。」

臨床腫瘤科專科陳德明醫生
臨床腫瘤科專科陳德明醫生

除了手術,其他治療方法還包括化療、標靶治療及荷爾蒙治療等。「化療能減低復發及提升存活率,但副作用亦相對多。標靶治療副作用較傳統化療少,較多與其他治療如化療合用。荷爾蒙治療則是較溫和的治療,作為輔助治療亦很有效。」

 

目前荷爾蒙藥物共有兩類。「三苯氧胺適用於更年期前的患者,建議服用5年,現時亦會與芳香酵素抑制劑組合服用,於服用三苯氧胺5年或3年後服用。三苯氧胺可減低乳癌復發率,但卻有引起子宮內膜癌的風險。芳香酵素抑制劑則適用於已停經婦女、腫瘤荷爾蒙受體呈陽性、沒有嚴重肝病者。副作用包括熱潮、肌肉及關節痛等。」

 

乳癌是相對容易治療的癌症,早期腫瘤受控機會很高,再配合適當的輔助治療,控制病情的可能很高。而就算不幸復發,透過適當治療,對提升患者的存活率及生活質素也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