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alth Action

2024年7月號

過往雜誌

網上訂閱《健康動力》雜誌

情緒健康與抑鬱症之治療

期數: 
2011年09月號
醫生: 
吳江漫醫生 (精神科專科)

 

據流行病學的統計數字顯示,人一生中約有10-20%機會出現一次或以上的抑鬱。抑鬱症的發病年齡以30至45歲較普遍,當中女性發病機會較男性高一倍。

精神科專科吳江漫醫生
精神科專科吳江漫醫生

抑鬱症並非一般情緒低落。精神科專科吳江漫醫生解釋:「一般情緒低落都會有原因,但抑鬱症患者可以無緣無故感到鬱鬱不歡;個別患者會因壓力或某事而感到不快,但其不快情緒卻並非單單圍繞該件事情,而會廣泛影響生活所有部分,即使最初引起不快的壓力已解除,其情緒仍無法回復正常。」

 

抑鬱症診斷標準

根據美國精神醫學會DSM-IV-TR(2000)抑鬱症的診斷標準,患者需:

A.   至少連續兩星期,出現以下9個病徵中的5個或以上(包括至少第1或2項),而這些病徵是與其往常狀態不同的:

1.      近乎每天的大部分時間情緒低落(主觀感受或由其他人察覺)

2.      近乎每天的大部分時間對所有或大部分活動失去興趣或不再享受(主觀感受或由其他人察覺)

3.      食慾或體重顯著下降(非因節食)或上升

4.      近乎每天的失眠或嗜睡

5.      近乎每天的被察覺到在說話或行動上比平常激動或遲滯

6.      近乎每天的疲倦或失去動力

7.      近乎每天的感到自我價值低落或過分的罪疚感

8.      近乎每天的思考能力或專注力減退或不能作主(主觀感受或由其他人察覺)

9.      重複思想死亡或自殺,或有自殺行為或計劃

 

B.   這些徵狀並非由其他情況引致,而已引致臨床上顯著的苦惱,或社交、工作及其他重要範疇功能的損害

 

患者亦會有其他生理變化,如不尋常的早醒、早晨情緒特別沮喪、性慾大減等。情況嚴重者更可能出現嚴重精神病徵狀,如妄想、幻覺、木僵等。

 

藥物助調節神經傳導物質

抑鬱症的發病機制為:腦部分泌失衡影響腦內物質傳導,以致影響情緒,藥物作用在於將神經傳導物質調節正常,減輕抑鬱症狀,故藥物治療很多時候也是必須的。「無論是生理還是環境因素促成,抑鬱症進展到最後,患者的腦傳導物質分泌仍然會失衡,故尤其是嚴重的抑鬱症,更必需接受藥物治療。」

 

治療抑鬱症藥物共有多種,新一代藥物如選擇性血清素再攝取抑制劑、血清素及去甲腎上線素再攝取抑制劑等,副作用較少,在英國等先進國家,已被列為治療抑鬱症的首選。吳醫生提醒:「藥物一般需數星期至數個月才能發揮效用,但副作用卻會較早出現,患者應堅持服用,直至身體適應。而即使服用數月,情緒問題有改善,亦不應即時停藥。研究顯示,過早停藥,患者2個月內的復發率達幾十個百分比,故抑鬱症藥物整體還是建議服用至少九個月至一年,會較為穩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