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alth Action

2024年1月號

過往雜誌

網上訂閱《健康動力》雜誌

*肺癌

一次檢測 全方位補捉 癌症變異基因無所遁形 --- 梁廣泉醫生

期數: 
2020年4月號
撰文:  陳秀清

 

隨着醫學界對腫瘤的認知更進一步,可以肯定的是,治療癌症,現時所採取的已非千篇一律的套餐式方案,而是根據不同病人的不同情況,作針對性的個人化治療。

精準醫學(Precision Medicine)正是個人化治療的體現,用於癌症治療上,它指透過基因檢測,掌握腫瘤的突變基因,然後找出相應治療方案,如標靶治療、免疫治療等。

「雙高」肺癌 發病率死亡率高踞不下 防不勝防? --- 張寬耀醫生

期數: 
2015年11月號

《健康自由行》

醫生:  
張寬耀醫生
撰文:  張少萍

 

病人從醫生口中接到患上肺癌的噩耗,猶如被判以「時日無多」的罪名,無不感到傷心和絕望。發病率和死亡率「雙高」的肺癌的確令人生畏,幸而醫療科技發達,治療癌症的新療法陸續出現,其中今年初獲得美國食品及藥物管理局(FDA)批准使用的PD-1免疫療法,或有機會將肺癌死亡率高的歷史改寫。

 

絕症或變長期病 肺癌治療曙光現 --- 莫樹錦教授

期數: 
2016年05月號

撰文:  陳秀清

 

肺癌死亡率高是不爭事實。

這個本港頭號癌症殺手,2013年新症共有4631宗,死亡個案卻高達3867宗,換言之,逾八成肺癌無法治癒。由於早期症狀不明顯,超過八成新症病人確診時已屆第三期後期或第四期,早已錯過能以手術根治的階段。在癌症治療仍未有重大突破的今天,要將肺癌一網打盡,看似空想。但隨著藥物及治療方法不斷更新換代,未來要將肺癌變作長期病控制,卻並非不可能。

 

Crizotinib 治療EML4-ALK陽性 晚期非小細胞肺癌成效解構 --- 曹亞兵醫生

期數: 
2013年09月號

撰文:陳秀清

 

EML4及ALK兩個基因分別位於人類2號染色體的p21和p23位置,此兩個基因片段的倒位融合,能令組織產生新的融合蛋白EML4-ALK。實驗證明,EML4-ALK融合基因具惡性轉化及誘發腫瘤能力,會引發腫瘤尤其是肺癌的惡性生長。現時要抑制帶有此類變異基因的腫瘤細胞生長,標靶藥物 ─ ALK抑制劑Crizotinib為當中有效途徑。

 

ALK為出現於非小細胞肺癌的其中一種突變基因,西方非小細胞肺癌患者的ALK陽性比率約為5%,中國患者則為3.3 – 6.1%。於2013年CSWOG(澳門)腫瘤學新進展研討會上,澳門鏡湖醫院腫瘤科曹亞兵醫生指出,用以抑制ALK陽性腫瘤的Crizotinib,研發最初主要針對c-MET突變基因,最終卻發現它能抑制腫瘤細胞生長及導致其凋亡,對ALK基因陽性腫瘤細胞有更佳效果。

 

肺癌個人化治療關鍵 ALK基因變異 --- 杜家輝教授 及 莫樹錦教授

期數: 
2013年06月號

 

肺癌為香港常見癌症,其中約80%個案屬非小細胞肺癌。近年有關肺癌的分子生物學研究,加深醫學界對多個重要癌變過程的了解,尤其對誘發癌細胞增生的關鍵基因變異有更多認識。

     

近年最具突破性的發展,是日本研究人員於2007年在一群非小細胞肺癌患者身上所發現的間變性淋巴瘤激酶(ALK)基因變異。ALK基因變異是由於ALK基因重排,導致ALK基因和另一基因(常見為棘皮微小管相關類蛋白 – EML4)結合而形成ALK融合基因。此基因變異在短短數年間,便獲得早期臨床研究,證實其為ALK陽性非小細胞肺癌患者的重要治療靶點。美國FDA有見針對ALK基因變異的治療效果顯著,便加快審批過程,核准ALK抑制劑Crizotinib用於治療局部或遠端擴散的ALK陽性非小細胞肺癌。

 

篩查ALK基因重排

肺癌治療 化療標靶 何者為佳? --- 蔡俊明醫生

期數: 
2013年06月號

撰文:陳秀清

 

肺癌為全球頭號癌症,不論在中港澳台,均位列癌症首位。一如治療其他癌症,在不同情況下,不同方案也可發揮相應的肺癌治療成效。

     

化療成效臨極限

當標靶藥物仍未被研發時,化療在肺癌治療上曾擔當重要角色,不過其成效卻非特別理想。於澳門醫務界聯合總會舉辦的兩岸四地《癌症治療新進展》論壇上,以「肺癌治療新進展」為講題的台北榮民總醫院胸腔部胸腔腫瘤科主任蔡俊明醫生指出,化療藥物發展至第二代,成效仍不怎樣理想,其1年存活率約25%,中位存活期約25星期;及至進化至第三代化療藥物如Vinorebine、Taxotere、Gemcitabine,有關指標僅分別增至約35%及35星期。可以說,至2000年初,化療成效提升已面臨極限。

癌症療法新星 標靶藥創新領域 --- 莫樹錦教授

期數: 
2013年02月號

撰文:羅漪雯

 

在二十一世紀,醫學界在癌症研究上的發展迅速,除了不斷有更新、效用更好的療法面世外,預防癌症亦是其中一大課題。「香港樂健會社」在早前的週年論壇中,以「人人健康 由我做起 — 中西結合 預防癌症」為主題,由多位醫生、醫師講解現今在治療及預防癌症方面的趨勢。我們將連續三期報導論壇的演說內容,分享不同的癌症新資訊。

 

醫學發展與科技的關係極其密切,莫樹錦教授認為,科技和科研的發展為癌症患者帶來了許多新治療,達致個人化治療之效,在過去十年,標靶治療的研究發展更是急速,為癌症患者帶來了許多新希望。

 

目標為本治療 少傷及無辜細胞

搜捕變異 基因的病理偵探 --- 馬紹鈞醫生

期數: 
2013年02月號

撰文:陳秀清

 

「自我介紹時,當提到自己是病理科醫生,對方多數會追問:甚麼是病理?病理科醫生是做甚麼的?不像兒科、婦產科醫生,大家一聽便知道是甚麼。」

 

化驗室內,養和醫院臨床病理化驗室主任、血液學專科馬紹鈞醫生暢談病理科醫生的角色轉變,對香港較少市民認識病理科,彷佛見怪不怪。「病理科醫生從來就是隱於幕後,專責向主診醫生提供各項精準的參考數據,協助斷症。病人不知道他們存在,不足為怪。」

但隨著病理化驗技術愈見成熟,病理科醫生已可透過病理學評估病情治療後的進度、復發機會,提出用藥指導,並直接與一些高癌症遺傳風險人士商討對策,逐漸由幕後走近幕前。

肺葉切除或一側全肺切除? --- 鄭力翔醫生

期數: 
2012年11月號

撰文:陳秀清

 

治理肺癌,在外科方面,手術是主要的治療方法。這方面的規劃是參照具體病情來制定。人體的肺臟共有5個肺葉,左邊2個(左肺上葉和下葉),右邊3個(右肺上葉、中葉和下葉)。肺葉切除,是一種常用的方式,指的是切除左肺或右肺的其中一個肺葉。在右肺這邊,如果說的是切除2個肺葉,所指的是切除右肺上葉和中葉或者是右肺中葉和下葉。左肺只有2個肺葉。切除2個肺葉,其實就是一側全肺切除。

 

心胸外科專科鄭力翔醫生指出,無論採取哪一種手術方案,事前必須清楚察看腫瘤的具體部位,病變的大小以及它與周邊器官的相鄰關係。如果腫瘤不太大,只限於一個肺葉範圍內,而且未見遠處轉移,外科手術的目標,通常是以肺葉切除為主,包括摘除相關的淋巴結。如果腫瘤已延伸到鄰近的另一個肺葉,則兩個肺葉必須一併切除。

 

因應情況 選對方案 肺癌治療成效更顯 --- 游子覺醫生

期數: 
2012年11月號

撰文:  陳秀清

 

猶如開啟門鎖,必須使用相應鑰匙,治療肺癌亦一樣。隨著醫學技術進步,藥物不斷推陳出新,現時已有更多更能切合患者實際情況,且成效更佳的治療方案可供選擇。

 

SBRT  手術替代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