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童普遍比較多咳,有時會令一眾家長大感憂心,「唔理三七二十一」就先食抗生素。但實際上,幼童咳嗽的成因複雜,亂食藥不但沒有幫助,更可能導致病情惡化!
咳嗽是一個反射動作,對上呼吸道起着保護作用。嚴格來說,咳嗽非疾病而是一個常見病徵,導致它出現的原因有很多。特別對幼童而言,因為呼吸系統未完全成熟,所以一點外界的刺激就可能令他們咳嗽不止。以下幾個就是小朋友常見的咳嗽成因:
「紅眼症」因為典型病徵令眼睛通紅而得名,其實醫學正名為結膜炎。結膜即是覆蓋眼瞼內方及眼球表面的一層透明黏膜,內裏充滿微絲血管。結膜炎的發生有幾個可能性,例如感染、敏感或受刺激。當中,因感染而致的結膜炎,通常分細菌性和病毒性兩類,以後者較為常見,尤其是腺病毒。
由於中藥湯劑多數會有特殊的味道,未必每個病人都能夠接受,因此不少病人在飲中藥前後都會吃些涼菓「送口」。中醫強調「藥食同理」,每種食物都有它的寒熱、五味屬性,用來「送口」的涼菓亦不例外。如果我們能夠知道這些涼菓的屬性並與藥物治療加以配合,便能達到相得益彰的效果。
「一日一蘋果,醫生遠離我」。大家都知道蘋果的營養價值高,是非常受歡迎的家庭水果。但近年網路流傳,蘋果表皮上都會刮出一層白色物質,遇火即溶,說是對人體有害的加工蠟,呼籲大眾吃蘋果前都應削皮。到底這些物質是甚麼?
數週前,我被邀請到一間公司給予一個有關辦公室痛症的講座。但不約而同,很多聽眾問及一些有關頭痛的問題。那一刻我再深深感受到現時科技為一班低頭族帶的影響真的日漸深遠。
緊張性頭痛是指頸部肌肉變得繃緊因而令患者有頭痛,英國一項調查曾經指出有多達八成之上的人每年最少會有一次頭痛。最常見的頭痛包括有頸源性頭痛,偏頭痛及緊張性頭痛。
其實大部分人由40歲開始後,每年便可能喪失1%腎功能。而當腎功能嚴重受損,去到只餘下5-10%的正常功能,便需要採取腎臟替代治療。但你知不知道,其實替代治療很可能併發出高磷症?
腎臟替代治療,即指血液透析(洗血)、腹膜透析(洗肚)或腎臟移植,但替代治療始終無法完全取代人體的腎功能,因此患者通常難以避免有併發症出現。我們體內90%磷質本就靠腎臟排走,腎功能一旦變差便會使過多血磷積聚體內。高血磷主要會造成以下四方面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