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非常普遍,要避免出現可怕併發症,首先要了解相關治療方案,例如降血糖藥物種類繁多,患者應按它們的功能及副作用,從而作出選擇。是次講座內分泌及糖尿科專科醫生將講解糖尿病不同治療方案及選藥小貼士;眼科專科醫生也會分享糖尿眼的治療方法及早期檢查。
** 更新票務安排 **
糖尿病是本港十大致命疾病之一,平均每10人便有一人為糖尿病患者,屬十分常見的慢性疾病。胰島素主要負責將血糖運送至身體細胞轉化為能量,當患者身體無法製造胰島素,或身體細胞對胰島素產生抗拒,使血液內累積血糖,便可引發糖尿病。對於糖尿病,中西醫論治各有不同,冀望透過中西醫協作的方法為糖尿病患者發掘新的治療方向。
** 更新票務安排 **
講座內容:
糖尿病最讓人聞風喪膽的莫過於它帶來的併發症,而嚴重可致截肢的「糖尿足」更是其中最為人熟悉的可怕併發症之一。是次講座內分泌及糖尿科專科醫生將分享不同糖尿病治療方案及併發症;足病診療師為你解開糖尿足的可怕面紗與應對方法。
** 更新票務安排 **
幾乎任何稍為嚴重的病,引至免疫力減弱都可以引至「生蛇」,包括糖尿病... 生蛇的致病元兇是帶狀疱疹病毒,它也是引致水痘的病毒,因此,凡感染過水痘的人,都有機會生蛇。免疫系統隨年齡增長會逐漸減弱,潛伏的病毒較容易再度活躍,故此,年齡愈大,生蛇風險愈高。此外,患有糖尿病的人士免疫力較低,生蛇風險亦會較高。所以,只要你年過50,出過水痘,都屬高危一族。
** 更新票務安排 **
俗稱「生蛇」的帶狀疱疹在本港十分普遍,「生蛇」是由水痘病毒引起,當水痘痊愈後,病毒會潛伏於神經線,當免疫系統轉弱便會復發,其中以50歲以上群組的發病風險特別高,患有糖尿病、高血壓和慢阻肺病等長期病患者,因免疫力較差,「生蛇」風險更會較一般人高2至4倍,屬於「超高危一族」。「生蛇」疫苗除了在曾感染水痘病毒但未患生蛇的人身上有效外,在曾患生蛇的人士身上亦能減低復發機會。
糖尿病一般須要靠藥物控制,一型糖尿患者必須注射胰島素,至於二型糖尿病人,在以下情況亦會需要注射胰島素;如病人出現急性併發症,嚴重感染,急性心臟病,腎功能衰竭等等。 口服降糖藥則適用於二型糖尿患者。市面上有不同種類的降糖藥,它們是針對二型糖尿不同病理上的缺陷而設的,因此各藥物的功效和副作用也各不同。現在就讓我們嘗試解開降糖藥物之謎。
本港糖尿病患者高達70萬人,即約每10人當中便有1人患上糖尿病。不良的飲食習慣、缺乏運動及身體過胖亦令糖尿病患者漸趨年輕化,故問題實在不容忽視。糖尿病治療藥物不斷推陳出新,種類繁多,故《健康動力》請來家庭醫學專科醫生朱偉星醫生同大家講解糖尿病治療新知。
糖尿病是一種慢性的疾病,患者要一生一世與這位「朋友」結伴,並要共同合作來將血糖控制在理想水平,以避免出現併發症。 多認識這個疾病,便能有多一點信心來照顧『他』。只要注意飲食、多做運動、按時用藥、自我監測血糖、定時覆診,及與家人多溝通,控制糖尿病也不是甚麼大不了的問題。
糖尿病是導致末期腎衰竭的最主要原因,糖尿病控制不當,可導致併發症的出現,血糖長期過高捐壞心血管可引致腎衰竭,俗稱糖尿腎病。初期的病徵是小便出現蛋白或微白蛋白,但慢慢發展成大量蛋白尿,甚至腎功能受損。因此及早檢查小便蛋白含量、及早治療,將血糖、血脂肪、血壓和體重控制在理想範圍。可有效減少腎衰竭的風險。今日《健康動力》請來馬珮珊醫生同你淺談『糖尿腎病』。
糖尿病是一種慢性的疾病,現時全球糖尿病的普遍性相當高。一套有效、全面的治療方案對控制糖尿病病情、保持糖尿病人士身心健康以至提高生活質素至為重要。今日健康動力請來馮麗明醫生同大家輕鬆駕馭糖尿病,再由李紫燕小姐講解糖尿身心護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