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alth Action

2024年4月號

過往雜誌

網上訂閱《健康動力》雜誌

腎性貧血的治療與護理

期數: 
2010年03月號
醫生: 
黃劍明醫生 (腎科專科醫生)

腎性貧血在腎病患者當中非常普遍,主要是因為腎臟受損,製造紅血球生成素的能力減少,導致骨髓減少生產紅血球,引起貧血,令患者出現如疲勞、嗜睡、食慾減退、運動能力下降等徵狀。講座現場

腎臟主要負責去除血液中的廢物, 每天除處理大約2 0 0公升血液及製造1 至2 公升尿液,亦有控制血壓、刺激骨髓生產造血荷爾蒙的功能。腎科專科黃劍明醫生指出,腎病與貧血的關係非常密切。「腎臟會分泌一種稱為紅血球增生素的荷爾蒙,它能刺激骨髓產生紅血球,故腎功能不佳的話,九成以上患者的血色素亦會下降,瀕臨洗腎邊緣的患者血色素甚至會低至6 、7 g / d L , 只及正常的一半,因而出現貧血情況,而貧血又會加劇腎病病情、引起心血管病及增加慢性心衰竭的風險。」研究顯示,第五期慢性腎病患者於透析期間, 血色素每下跌1 g / d L , 便會增加左心室肥大風險4 2 % 、慢性心衰竭風險1 8 % 及死亡風險1 4 % , 故改善貧血對控制腎病,以及降低其他相關風險,其實是非常重要的。

長效補血針減注射次數

黃劍明醫生 (腎科專科醫生) 健康生活模式對治療腎性貧血比其他方法都來得更重要,它們包括改善飲食、避免過重、定時運動及戒煙。其次便是透過藥物或洗腎治療,改善腎性貧血病情。若病人因腎病而缺乏紅血球生成素,可接受基因工程製造的再組合人體紅血球生成素( 俗稱補血針) 治療。此類人工製造的血細胞生成素與腎臟產生的天然血細胞生成素一樣,能刺激骨髓製造紅血球。接受紅血球生成素治療的病人一般會較有精神及食慾,活動能力和生活質素亦因此較高。「補血針已發明了十多年,以往是短效的,就跟糖尿病的胰島素注射劑一樣,作血管或皮下注射, 1 星期注射2 次, 個別患者則1 星期1 次。最近一、兩年則推出了長效的補血針,約1星期或2星期,甚至3至4星期才注射一針,比短效更為方便,但實際上成效卻未必能持續一個月。最新研發治療腎性貧血之紅血球生成素則為現時最長效的紅血球生成
素,其效用較其他紅血球生成素長6 至2 5 倍, 注射一次, 控制及穩定血色素水平的效用便能維持1 個月, 每月注射的次數便能因而減少,洗腎患者及因腎病引致貧血的病人大多建議注射這類長效針劑。」

提升血色素降死亡風險

美國及歐洲的腎科組織建議當血色素下降至低於11g/dL,便需要透過補血針將患者的血色素提升,腎病患者血色素處於這個水平的好處包括:改善生活質素、減少心血管發病率、減低死亡率及減慢腎臟衰竭的速度。「研究證實,血色素水平越理想,患者死亡率便會越低,故醫生會為腎性貧血患者根據病情選擇注射最合適之補血針,希望盡快將其血色素提升至正常水平。但單單打補血針並不足夠,由於腎病患者需戒口,避免進食如菠菜、紅肉等食物,鐵質的吸收會大大減少,為令血色素上升速度更理想,醫生亦會同時處方維他命丸及鐵丸。」黃醫生最後提醒, 患者
即使患有腎病,亦不等同世界末日,故不應灰心,透過改善貧血病情及採用不同治療方案,他們一樣能如普通人般,腎科專科黃劍明醫生恢復正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