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alth Action

2025年4月號

過往雜誌

網上訂閱《健康動力》雜誌

心情對話

期數: 
2012年04月號
醫生: 
李沛然醫生 (心臟科專科)

撰文:陳秀清

 

糖尿病患者患心血管疾病,包括冠心病、缺血性中風、周邊血管阻塞疾病的機會較一般人高2至6倍,因心血管疾病而死亡的機會亦高4至6倍。糖尿病人的死亡原因有八成與血管硬化有關,當中75%的死因為冠心病,25%為中風及其他血管疾病。

心臟科專科李沛然醫生
心臟科專科李沛然醫生

糖尿病會提升整體死亡率。心臟科專科李沛然醫生指出,每年每1000名糖尿病患者中,共有17名男士及17名女士死亡,非糖尿病者的死亡男女人數則分別只有8名及4名。而吸煙、高膽固醇、高血壓等風險因素更會提升糖尿病患者心血管疾病死亡風險2至3倍。

 

糖尿病人心血管病風險更高

糖尿病並非單單血液內的糖分提升如此簡單,它更會引起及加速血管硬化,故糖尿病患者比一般人更容易患心血管疾病。正常的血管內腔寬闊,血管壁亦很平滑,血液能在血管內腔暢順流動。當血液內的膽固醇積聚血管壁,便會形成脂肪斑塊。脂肪斑塊愈積愈多,便會令內腔嚴重收窄,嚴重便會引起心肌梗塞。「當膽固醇積聚血管壁時,非糖尿病患者的血管會稍作自然擴張,令內腔可積聚更多膽固醇斑塊,故他們需更長時間,血管內腔才會嚴重阻塞。但糖尿病患者在相同情況下,血管不單不會擴張,反有縮小情況。他們不需積聚大量膽固醇,血管內腔已可出現嚴重收窄,導致血流不足,繼而引發連串徵狀,甚至心臟病發。」

 

值得一提的是,糖尿病患者即使血管已大部分堵塞,但因其周邊神經線已受影響,敏感度大減,故即使有心臟缺血,亦不會有胸口痛等徵狀,大大提升其心血管疾病死亡風險。「心臟血管內腔收窄超過50%,便有機會導致血液供應不足,在急性心肌梗塞情況下,患者血管除了收窄,更會有血塊形成,令血管堵塞,而心臟只要5至10分鐘沒有血流,心臟肌肉便會壞死,嚴重更會引致死亡。」故糖尿病患者幾乎等同患上心血管疾病如此嚴重,醫生需將之視為心臟病患者般處理,嚴格控制風險因素,否則其將來患心臟病的機會便很高。

 

良好習慣+ 定時服藥缺一不可

要有效控制糖尿病,最理想方法包括:節制飲食、控制體重、定時運動及服藥。而糖尿病人如要降低心血管病風險,以下是可供依循的預防指標:

 

血壓

糖尿病/腎病患者:<130/80 mmHg

糖化血紅素(HbA1c)

<6.5%

低密度膽固醇(LDL)

中/低危:<2.6 mmol/l

高危:<1.8 mmol/l

高密度膽固醇(HDL)

男:>1.1 mmol/l

女:>1.3mmol/l

 

目前糖尿病口服藥物共分為五大類,不同種類各有不同特點。李醫生舉例:「例如DPP-4抑制劑可增加胰島素及抑制升糖素分泌,從而有效控制血糖,沒有其他糖尿藥物增加體重及引致水腫的副作用,亦不會提升心血管疾病風險,故是成效較為理想的糖尿藥物。但不同藥物會適用於不同患者,建議應先諮詢醫生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