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alth Action

2024年4月號

過往雜誌

網上訂閱《健康動力》雜誌

膝關節炎的嶄新療法

期數: 
2012年03月號
醫生: 
骨科專科林自強醫生

 

撰文:陳秀清

 

膝關節炎病情較輕微患者,一般運動後膝關節多會出現徵狀如腫脹、僵硬、泛紅,甚至上落樓梯亦會感到痛楚,需休息數天,才會慢慢消退。但往後卻容易因再次運動而舊患復發,嚴重者其徵狀甚至不能如輕微患者般自然減退,連走路亦會有困難,膝關節繃緊感覺亦會愈見強烈,及會出現持續疼痛。

骨科專科林自強醫生
骨科專科林自強醫生

骨科專科林自強醫生指出,膝關節炎為最常見的關節退化問題,平均發病比率為10%;但45歲以上,女士患此病比率卻會較男士多二至三倍。

 

要確定自己是否患上膝關節炎,可嘗試回答以下問題:

1.      會否於活動時感到痛楚,但休息後便得以紓緩?

2.      走樓梯時會否容易感到痛楚?

3.      膝關節活動時是否常「格格」作響?

4.      膝關節痛會否日益惡化?

 

如以上現象時有發生,便代表可能已患上膝關節炎。

 

膝痛者不宜爬樓梯練力

要改善膝關節炎病情,林醫生建議,患者應先清楚認知那些動作是不適宜做的。「例如有患者膝蓋在上落樓梯時出現痛楚,便自以為應多走樓梯以幫助膝關節練力,卻不清楚走樓梯的過程其實會磨損膝關節。」他解釋:年青時,軟骨厚達7至8毫米,青年時則厚約5毫米,到中年卻只剩約4毫米。「已磨走的軟骨是很難再復生的,故大家平日應緊記保養關節,避免磨損。」

 

膝關節炎與軟骨磨損、發炎有關。如能改善軟骨健康,並控制發炎情況,會有助控制病情。藥物治療在近廿年間有很大進展,其中環氧化酶(COX-2)抑制劑更比傳統藥物成效更佳,副作用更低。「俗稱骨藥,用以治療磨損性發炎的傳統消炎藥有引致胃部受損、胃出血的風險,新型消炎藥能消炎之餘,胃部受損的副作用亦能大大減低。研究顯示,一些新型消炎藥COX-2抑制劑引起的腸胃受損可能,較傳統消炎藥減少近一倍,療效亦更勝舊藥。」 有醫學研究針對骨關節炎病患者所進行為期4週之臨床試驗,讓服用其他消炎止痛藥無法有效緩解疼痛的病患者轉用其中一種新型消炎藥COX-2抑制劑(Etoricoxib 60 mg(一天一次))治療4週。結果發現骨關節炎病患者轉用(Etoricoxib依托考昔60 mg(一天一次))治療4週後,他們日常活動受疼痛干擾的程度獲較大幅度改善。

 

而俗稱骨膠針或啫喱針的透明質酸鈉,則能補充及促進關節製造正常滑液,活化及修復纖維、軟骨組織,產生抗炎作用,從而紓緩膝關節炎。

 

微創手術傷口小一半

手術方面,則有俗稱關節鏡的微創膝蓋手術及電腦導航置換關節手術。「關節鏡手術主要是使用約3毫米的儀器清理關節增生組織、纖維化部分或發炎的關節滑膜,再注入骨膠至骨骹位置。而置換人工關節,則能透過電腦導航技術找出最佳的關節切割角度,再根據電腦即時顯示的畫面切割及置換關節。相比傳統手術25至30厘米長的傷口,現時微創手術的傷口已可小至12至14厘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