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alth Action

2025年4月號

過往雜誌

網上訂閱《健康動力》雜誌

痛症及腸胃出血

期數: 
2012年01月號
醫生: 
李定豪醫生 (腸胃肝臟科專科)

 

撰文:陳秀清

 

慢性痛症在香港非常普遍。根據本港一個慢性痛症研究的數字顯示,有32%香港人有慢性痛症問題,當中又以背痛、風濕痛及下肢痛最為普遍。隨著香港人口逐漸老化,慢性痛症更趨普遍。本港50歲或以上的男性及女性,分別有17%及24%有持續膝關節痛;7%及13%患有退化性膝關節炎。

 

慢性痛症必須妥善處理

頭痛、腰痛、關節炎痛、風濕疼痛及痛風,都是常見的慢性痛症。而只要:

 

1)      身體持續出現超過3個月以上的疼痛

2)      接受醫生檢查後,已排除痛楚是由嚴重疾病引致

3)      需要接受長時間治療才能康復

 

便可界定為患有慢性痛症。疼痛會為患者帶來心理壓力、情緒、失眠問題,亦會影響工作、生產力及日常生活,故有必要妥善處理及面對。

腸胃肝臟科專科李定豪醫生
腸胃肝臟科專科李定豪醫生

現時治療慢性痛症的藥物包括:撲熱息痛、亞氏匹靈、非類固醇消炎藥(NSAIDs)、口服類固醇抗炎藥、局部關節類固醇注射等,功效及副作用各有不同。腸胃肝臟科專科李定豪醫生舉例:「亞士匹靈能止痛、防止中風、減少心臟病等,但亦有可能引起消化不良、上腹疼痛、腹瀉、腸胃出血,包括無病徵的嚴重腸胃出血。研究顯示,服用亞士匹靈會增加2至4倍腸胃併發症可能。至於NSAIDs,則有超過10%患者服用後有腸胃不適問題;10-20%在內窺鏡檢查時發現有胃潰瘍;2-4%出現腸胃出血或穿孔而需入院急救。」

 

新一代NSAIDs保護整個消化道

要減低傳統NSAIDs引起的上消化道併發症如胃出血,可同時處方胃藥質子泵抑制劑,可惜胃藥無法保護下消化道,令相關併發症如小腸出血的情況近十多年來增加了65%。「長期痛症患者都有必要服用消炎止痛藥,有別於以往處方傳統消炎止痛藥需同時保護胃部的概念,現時最新的概念是:處方新一代NSAIDs需同時保護整個消化道,其中環氧化二抑制劑(COX-2 inhibitors)便正屬這類藥物。它除可消炎止痛,有不錯成效外,出現腸胃等併發症的可能亦相對低。」

 

香港中文大學曾進行首個針對NSAIDs對整個消化道影響的大型國際臨床研究,參與研究的共有4484名來自32個國家及地區的關節炎或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以隨機雙盲方式分為兩組,一組服用傳統NSAIDs及胃藥質子泵抑制劑,另一組則服用新一代NSAIDs COX-2抑制劑Celecoxib。治療為期六個月。結果發現:Celecoxib能有效減少消化道併發症達4倍之多,亦較傳統NSAIDs能減低小腸出血達5倍。李醫生建議:「需長期服用止痛藥的慢性痛症患者,由於其消化道尤其是小腸出血的風險增加,故應定期進行血紅素水平等身體檢查,以及早發現腸胃出血問題。如曾因服食止痛藥而出現腸胃出血,可與醫生商討合適止痛方案。在有需要時轉用新一代COX-2抑制劑如Celecoxib,以減低藥物的副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