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羅漪雯
銀屑病是一個與免疫系統有關的皮膚炎症,俗稱牛皮癬。卻因這一個「癬」字,讓人以為銀屑病如癬類疾病具傳染性,加上不甚美觀的皮膚,往往令銀屑病患者遭受歧視。疾病的折磨,以及外在的壓力,銀屑病患者很容易便落在鬱鬱寡歡的陰影下。
皮膚科專科莊禮賢醫生
誤解 人人都有
無論患者家人或患者本身,也可能對銀屑病一知半解,對疾病成因、治療存有不同誤解。皮膚科專科莊禮賢醫生就此重申:「醫學界仍未找出銀屑病的確實成因,一般認為是因某特定的遺傳基因,再遇上其他環境因素而誘發病症。銀屑病並不會傳染別人,跟食物的關連亦不大,所以患者不用遠離人群,也不用無故戒口。」此外仍有人以為銀屑病是不治之症,莊醫生指出雖然銀屑病是難以根治,但現今仍有許多治療方法可抑壓病情、改善外觀。
新興治療:生物製劑
現時有多種可減輕銀屑病病情的治療,包括外用藥物、光學療法、口服藥物及生物製劑。按照不同嚴重程度的病情,便應採用不同的療法,並以PASI75指標(Psoriasis Area & Severity Index)作為治療目標。莊醫生解釋,PASI指標是根據銀屑病的面積、嚴重程度,從而評估治療效果之指數;PASI 75指標,表示達75%皮膚得到改善,是良好的療效。
生物製劑是近年興起、發展迅速的治療藥物,現時香港有4種針對銀屑病的生物製劑(請閱下表),其注射次數、方式也各有不一:
|
Infliximab |
Ustekinumab |
Etanercept |
Adalimumab |
注射方式 |
靜脈注射 |
皮下注射 |
皮下注射 |
皮下注射 |
注射次數 |
每8星期1次 全年只需6-8次 |
每3個月1次 全年只需4次 |
每星期1次 全年約需要52次 |
每2星期1次 全年約需要26次 |
PASI 75改善指標 |
治療第10週 達80% |
治療第12週 達67-76% |
治療第12週 達34-49% |
治療第16週 達71% |
莊醫生表示,Infliximab (因福利美)、Ustekinumab(烏司奴單抗)、Adalimumab(阿達木單抗)的PASI75指標都達70%或以上,成效亦算理想。其中烏司奴單抗採用較為簡單的皮下注射,而且全年只需注射4針,對不能經常到診所覆診的患者而言,相對較為方便。
精神科專科童粵生醫生
接受自己 正視病症
如前所述,銀屑病可同時對患者造成生、心理的雙面影響,使他們生活在巨大的壓力下。有研究發現,有50%銀屑病患者患有情緒病,其中以抑鬱症和焦慮症為最常見。精神科專科童粵生醫生道:「對患者而言,銀屑病令他們失去了健康的身體,使人感到焦慮、憤怒、傷心,甚至導致抑鬱症。當情緒出現問題,有機會令銀屑病惡化,也會增加家人及照顧者的壓力。」童醫生建議患者應積極處理負面感覺,有需要時應接受藥物及心理治療。不過,因部分精神科藥物會使銀屑病情況加劇,服用前要先向醫生查詢。童醫生還補充,不論是銀屑病患者還是情緒病患者,皆需要身邊親友的支持,而患者本身亦要努力接受自己,以正能量來面對銀屑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