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alth Action

2024年4月號

過往雜誌

網上訂閱《健康動力》雜誌

腎衰竭知多少

期數: 
2015年05月號
醫生: 
曾廣源醫生 (腎科專科醫生)

撰文:  鍾穎嫦

現時全球每十個人當中就有一位患有不同程度的慢性腎病。慢性腎病的可怕之處除了有可能引發一連串心血管問題外,還在於其侵襲無聲無息,早期發病全無徵兆,待患者發現時多數已屆中晚期,無法根治。一旦患上末期腎病,患者便只能選擇腹膜透析、血液透析或腎臟移植等替代療法。

 

腎病與心血管疾病息息相關

數據顯示引起慢性腎衰竭的主要原因為:糖尿病、高血壓,以及腎小球炎。若患有慢性腎病,血壓將更難控制,但高血壓同時亦是導致腎病的主因,兩者互相影響,若控制不善更會形成惡性循環。另外,糖尿病除了會誘發腎病,也會大大增加患上心血管疾病之風險。慢性腎病患者因罹患心血管疾病而過早死亡的風險是一般人的十倍,而六成慢性腎病患者皆因心臟病致死。腎科專科曾廣源醫生更指出,慢性腎病不只影響腎臟,且對全身器官造成影響。由於腎臟是製造紅血球生成素(造血的荷爾蒙)的器官,因此腎功能喪失會引致貧血。嚴重的腎病患者連副甲狀腺分泌功能亦會受影響,使其骨質流失特別多,故慢性腎病病人亦較易骨折。

 

慢性腎病之徵狀與檢測

曾醫生指出,一個腎臟已足夠應付身體所需,因此大部分腎病患者發病初期均難以察覺問題,亦不會感到任何不適。不少求診病人已到中期至末期腎病而無法根治。正因如此,定期作相關檢查如全血檢驗及尿液分析有助及早發現早期腎病。若到中晚期的慢性腎病,患者的常見病徵包括:失去食慾、噁心、嘔吐、疲倦、貧血、小便特別少,嚴重還會出現精神錯亂甚至死亡。一旦出現上述徵狀通常已經需要進行腹膜透析(俗稱洗肚)、血液透析(俗稱洗血)或腎臟移植治療。小便起泡亦需當心,或為蛋白尿的徵兆,表示患者腎功能正出現問題。此外,腎病患者很多時還會出現面腫(多發於早上),及足部水腫的徵狀(多發於晚上,且按壓之後皮膚不會反彈)。

 

腎病之預防與注意事項

糖尿病、高血壓與腎小球炎為引發腎病之三大主因,基於腎小球炎難以預防,因此控制好血糖、血壓及膽固醇是其中一個預防腎病的可行之法。平常需要保持健康生活習慣:奉行三低飲食(低油、低鹽、低糖)、每天飲用足夠水分、定時運動等。若不幸患上慢性腎病,患者除了需要嚴控糖尿、血壓和膽固醇,還應避免服用消炎止痛藥或中成藥;楊桃更是萬萬不能吃,因為其內有腎病病人無法排走之毒素,一旦進食有致命的可能。另外常用的藥物也可能需要調校分量,例如大部分降膽固醇藥物在後期腎病病人也需減少分量,只有個別他汀類降膽固醇藥物無需額外調節劑量,所以必須跟從醫生建議管理相關風險因素和用藥指引。

 

慢性腎病概況:

  • 估計約10%的人口患有不同程度的腎病
  • 糖尿病是引發慢性腎病的最大原因,約近半數慢性腎病個案皆由糖尿病引致
  • 高血壓乃為引致慢性腎病的第三大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