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alth Action

2024年4月號

過往雜誌

網上訂閱《健康動力》雜誌

醫生與你 跨越大腸癌

期數: 
2015年03月號
醫生: 
廖少輝醫生(臨床腫瘤科專科醫生) 及 潘仕寶小姐(註冊營養師)

撰文:  陳秀清

 

據醫管局癌症資料統計中心2011年的數字顯示,大腸癌位列最常見癌症首位,新症達4450宗,而死亡個案則僅次於肺癌,達1904宗。綜合過去10年的統計數字,發現大腸癌的發病比率正不斷上升。

腸癌七大高危因素

臨床腫瘤科專科廖少輝醫生指出,大腸癌的高危因素包括:

1. 年齡:50歲以上,患病風險會隨年齡增加
2. 家族病歷:
家人 - 尤其是直系親屬曾患結腸直腸癌或息肉
遺傳因素 - 病人家屬的相關風險會增加3.2倍,多發性大腸腺息肉亦會演變成大腸癌

3. 個人病歷:患有克隆氏症或潰瘍性直腸炎、息肉、曾患結直腸癌人士
4. 不良飲食習慣:日常飲食含大量飽和脂肪及膽固醇,經常進食紅肉,纖維攝取量低
5. 吸煙及酗酒
6. 缺乏運動
7. 過重:體重指數逾25,或女性有大量脂肪積聚腰部

一旦出現以下任何一種病徵,如:大便有血或黏液或呈黑色;沒有明顯理由下,大便習慣改變(例如持續便秘或腹瀉);體重下降;腹部絞痛或結腸痛;大便後感覺腸內仍有糞便;貧血症狀如手腳冰冷,疲倦、容易心跳、氣喘、面色蒼白及頭暈,便應及早接受檢查。廖醫生提醒:「自覺腸癌高危人士,最基本可接受糞便隱血測試。如發現有問題,可做掃描如電腦掃描、超聲波掃描、磁力共振、正電子掃描,亦可接受驗血測試,檢驗血全像、肝腎功能及癌胚抗原。」

 

充足營養增加勝算

要達致治療成效,腸癌患者須維持免疫力及足夠體重,而充足營養,正是增加勝算的關鍵。註冊營養師潘仕寶表示,癌症病人必須營養充足,尤其要攝取足夠卡路里及蛋白質。「癌症治療有不少副作用如口腔潰爛,或因接受放射治療而引起腹瀉。治療期間,如不注意營養補充,便很容易體重下跌,肌肉流失,提升感染風險,並削弱治療成效。」

但如何才能確保卡路里及蛋白質攝取足夠?她舉例:「一杯240毫升全脂奶約有8克蛋白質,而市面上專為癌症病人而設的營養奶,蛋白質則稍高,患者選擇時不妨留意其蛋白質含量。熱量方面,營養奶一般每毫升含1個卡路里,一杯約有250卡路里,較普通全脂奶為多。」

營養奶大都添加EPA奧米加3脂肪酸,臨床研究指癌症病人服用添加EPA的營養補充品有助改善胃口,增加熱量及蛋白質攝取,提升體力及活動能力。

她補充,戰勝腸癌後,康復者緊記三管齊下 ─ 養成良好飲食習慣,避免進食加工肉類,限制紅肉攝取量為每星期最多十二両半;恆常運動及保持適當體重,增強身體抵抗力,為防癌作最充分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