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alth Action

2024年4月號

過往雜誌

網上訂閱《健康動力》雜誌

治理傷患 再創高峰

期數: 
2013年03月號
醫生: 
楊揚醫生 (骨科專科)

 

撰文:陳秀清

 

參加馬拉松的人數,每年也刷新紀錄,但能一直堅持下去的人卻並不多,因為長跑初哥訓練,不得其法的話,練習者便很容易引起如關節受損、壓力性骨折、拉傷小腿等傷患。就算是富有經驗的長跑好手,有時亦會因為過度勞損、錯誤姿勢、熱身不足或因直接撞擊而引致關節發炎、肌肉拉傷、韌帶拉傷、軟骨磨損等運動創傷,嚴重甚至會脫骹,或可能骨折。

骨科專科楊揚醫生
骨科專科楊揚醫生

長跑賽前練習是為了鍛鍊筋腱肌肉的柔韌性、持久性及強度。骨科專科楊揚醫生指出,首次練習跑步者,首要注意身體狀況,確定有否患有心臟病、哮喘等長期病患,亦需評估心肺功能。「心肺功能較差者,便需由低量開始,如由跑15分鐘開始,然後慢慢延長每次練跑時間。跑步教練建議每星期增加10%跑量,包括距離、速度。亦即跑全馬者,半年前已需開始練習準備,讓心肺能配合相應的肌肉、體能需要。

 

筋腱拉力過大易致骨刺

長跑最容易傷及的是下半身最強的筋腱 ─ 阿基里斯腱。「尤其是跨欄運動,因跑手需提起後腿向前跨過鐵欄,當中的拉力比跑步更大,長期會令筋腱及肌肉的接駁位置產生骨刺,患者的筋腱會發炎、水腫,甚至失去彈性,影響活動能力。」

 

運動傷患中,足底筋膜炎亦甚為普遍。足底筋膜是位於蹠骨與跟骨間的筋膜組織,呈扇形但不具彈性,主要功能為吸收走路時地面的反作用力,有天然避震功用。任何不正常拉扯足底筋膜的因素,如扁平足、高弓足等,均會引起腳跟痛楚。扁平足亦會令骨骼長期一邊受壓,變得愈來愈弱,中間有些位置更會出現裂痕,引起痛楚,甚至影響走路。而部分嚴重扁平足患者,跑步時會增加足部內側肌肉的負重,提升長期勞損可能。

 

發炎為自我修復過程

楊醫生表示,發炎腫痛其實是身體自我修復的過程。傷患初期一般會先固定患肢,以壓力襪或冰敷令其消腫,讓身體透過發炎修復患處;後期則會使用暖敷,促進血液循環,讓血流帶走身體的廢物,及輸送新養分。「輕微腫痛可靠伸展及休息舒緩,但如情況持續兩至三星期沒有改善,反映創傷或較為嚴重,必須求診處理。」而待傷患腫痛緩解後,便可透過物理治療,鍛練肌肉及提升自我平衡力。

 

至於懷疑有扁平足者,可先做跑步評估確定。確診的話,為降低日後跑步時足部筋腱受傷的可能,建議可使用鞋墊或有避震軟墊的運動鞋。

 

估計本港每天約有七萬人扭傷足部,當中約萬多人傷及軟組織、骨骼或關節組織,需作進一步檢查或處理。楊醫生提醒,運動對身體有益,故毋須因害怕傷患而避免運動。「最重要是聆聽自己的身體訊號,當身體發出痛楚等警告,便要停止或想辦法改善,以減少造成長遠損害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