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alth Action

2024年1月號

過往雜誌

網上訂閱《健康動力》雜誌

痛思良方

期數: 
2011年02月號
醫生: 
黃河山醫生 (麻醉科顧問醫生) & 張志偉醫生(麻醉科專科)

撰文:陳秀清

 

糖尿病周邊神經痛為糖尿病的併發症,患者肢體會麻木、疼痛難忍,病情嚴重者傷口會較難癒合,甚至有截肢可能。神經痛亦為癌症患者可能出現的徵狀,痛楚主要由治療如化療、手術等引起,對患者正常作息及情緒均會構成影響。

麻醉科顧問醫生黃河山醫生
麻醉科顧問醫生黃河山醫生

約六、七成糖尿病患者的神經線均會受影響,患病時間愈久,發生機會愈高。麻醉科顧問醫生黃河山醫生指出:「血糖、血壓、血脂過高是周邊神經痛的其中原因。此外,糖尿病會影響包括心臟、腦、腎臟等血管的血液循環,令細胞缺氧,最終會禍及四肢的神經系統。而神經線被周圍的組織壓著,亦會產生痛楚,例如手腕神經線受壓,便會引起腕管綜合症。其他如遺傳因素或生活習慣,亦是當中成因。」

 

 

神經細胞受損難逆轉

痛楚以外,神經線受影響可能出現的徵狀還包括麻痺、抽搐,但由於過程進展較緩慢,患者往往很難察覺,故建議患者最少每年接受檢查,以及早發現問題。「因為神經系統一旦受損,神經細胞需很長時間才能復原,情況嚴重者,更無法逆轉,而只能針對徵狀作治療。」

 

現時常用的神經痛治療藥物包括:抗抑鬱藥、抗癲癎藥、嗎啡類止痛藥及局部麻醉藥。黃醫生舉例:「抗抑鬱藥具穩定神經作用,需長期服用;抗癲癎藥能制止過度活躍的神經線,減輕神經痛;局部麻醉藥則可麻醉神經線,減輕神經線的敏感度。」而非藥物治療則包括:1)避免觸碰痛處或穿襪子保護腳部;2)透過經皮神經電刺激(TENS)方法,增強另一組神經線的感覺如麻痺感,以蓋過痛楚感覺;3)針灸。

麻醉科專科張志偉醫生
麻醉科專科張志偉醫生

癌症治療誘發神經痛

癌症為全球頭號殺手,近50%癌症患者均受痛症困擾。癌症痛症會影響睡眠,令心跳加快,血壓上升,影響食慾及引起情緒問題。麻醉科專科張志偉醫生表示:「癌症痛楚源自腫瘤原發部位及已被癌細胞入侵的其他器官。另治療亦會引起痛楚,例如放療會引起發炎和骨折,產生痛楚;化療會誘發手腳神經痛;手術後患者亦有可能因神經線受損而持續出現神經性痛楚。」

 

 

經檢查及評估,醫生會視乎患者的痛楚程度,癌症的發病階段等,擬定有效安全、副作用最少的止痛方案,而可安坐家中服用的口服藥物,會是治療的首選。「例如處理神經痛,抗抑鬱藥是很有效的治療藥物,化療後一些神經病變如手腳痛楚,一般低劑量已有不錯成效。中至強度的癌症痛楚一開始便會以嗎啡止痛。而介入性治療,例如在神經叢注射破壞神經線的藥物,以減少病人痛楚的訊息傳遞而達致止痛效果,亦很有效,故一般亦會很早採用。」

 

心理狀態欠佳如精神壓力大、抑鬱、焦慮等,均會加劇生理上的痛楚,故令患者維持穩定的心理狀況,亦是治療癌症痛症不可或缺的一環。「患者的焦慮來自對死亡的憂慮、徵狀的困擾或家庭經濟狀況的擔心,這類擔憂嚴重會令患者產生輕生念頭。心理治療如認知行為治療,可減輕患者的抑鬱焦慮及降低自殺率,對改善生活質素亦有莫大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