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alth Action

2024年4月號

過往雜誌

網上訂閱《健康動力》雜誌

胃酸倒流

期數: 
2010年06月號
醫生: 
王振宇醫生 (腸胃肝臟科專科醫生)

 

每當進食,食物經由口腔進入食道,然後到達胃部。食道末端與胃部之間有一組稱為下食道括約肌的肌肉,負責控制食物進入胃部,防止胃部的酸性消化液或食物倒流至食道。下食道括約肌換言之經常處於放鬆和收緊的狀態,倘若此組織未能發揮正常功能,胃酸便有機會倒流至食道,令人出現火燒心、常感到酸性物質湧上心口或咽喉及胸口灼痛等典型的胃酸倒流病徵。當中,以肥胖者、長者、孕婦及擁有吸煙和喝酒習慣等人士較高危。
 
腸胃及肝臟科專科王振宇醫生表示,港人遇到胃酸倒流的普遍程度雖較歐美國家輕微,約9%人士表示每月至少出現一次胃酸倒流的症狀。雖然如此,近年卻發現胃酸倒流的發病率有上升的趨勢,且不少研究指出,此症狀除影響患者的身體狀況,其生活質素、社交活動及精神狀態均受到影響,情況實令人關注。
 
胃黏膜能適應胃部所產生的胃酸,故我們不會因胃酸的存在而感到胃部不適。但是,凡
舉進入食道的東西皆屬中性,當胃酸倒流至食道,食道便會受到胃酸的刺激而導致食道損能得到明顯改善,實際治療時傷,情況輕微可令人感到火燒心或灼熱的感覺,情況較嚴重
則會導致潰爛,常見如食道炎、食道潰爛或結疤,亦有機會發展為癌前病變和食道癌。
 
半數非心源性心臟病因胃酸倒流引起
常感到食道有異物或經常有酸性液體湧至咽喉屬胃酸倒流的典型病徵,然而,慢性咳嗽、抖氣不順、喉嚨痛、聲沙或出現類似心臟病發的胸口壓痛,也可以是因胃酸倒流引起。「非心源性心臟病的病徵,跟心臟病發常見的胸口壓痛非常相似,事實上,半數非心源性心臟病的胸口壓痛,都是因胃酸倒流引起,每十名出現胃酸倒流的人士,就有四名曾有胸口壓痛的病徵。可是,單憑問診是很難區分冠心病與非心源性心臟病的,故醫生懷疑病人患有胃酸倒流前,必先排除患上冠心病的可能。」
 
藥物配合改變飲食習慣
王醫生續稱,確診胃酸倒流的方法有四種:包括1)胃酸倒流問卷調查;2)上消化道內窺鏡(俗稱胃鏡)檢查;3) 24小時食道酸鹼值驗測及4) 建議病人服食2至8個星期的胃酸泵抑制劑作診斷及測試。
 
確診以後,現時常用作處理胃酸倒流的方法是以改變飲食習慣同時配合藥物作主導,切忌吃得過飽和戒掉進食宵夜的習慣,對舒緩胃酸倒流的不適症狀有幫助。至於藥物方面,胃酸泵抑制劑為常用且最有效解決胃酸倒流問題的藥物,它能減少胃酸分泌及有效消除倒流症狀。一般來說,患者接受治療1至2周後,症狀就間則按個別病情決定。另外,手術亦是解決胃酸倒流的可行做法,但實際使用並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