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中風主要是由於高血壓、動脈硬化症、高血脂症、高脂蛋白血症、心臟病、糖尿病等多種因素引起的腦血管栓塞或者破裂的一種疾病,而高血壓病又是最重要的致病原因。發病急,嚴重者表現為偏癱、失語、昏迷甚至死亡。今日由註冊中醫師及營養師角度為你探討中風治療。
** 更新票務安排 **
認知障礙要有營
認知障礙症患者到中後期常見的問題,部分與營養及活動相關,例如:體重過輕或過重,可能是飲食失調的警號,或因沒能力安排膳餐或忘記進食時間、情緒影響進食、味覺及嗅覺減退和認知衰退影響食欲等等。
另外,患者對時間、地方失去導向而缺乏正常社交及活動,容易引致混亂而失去動力,變得被動。若果家人對患者的飲食安排和活動能力感到擔憂,可以嘗試一些方法協助患者每日攝入適量營養,並進行適當運動,均衡營養和定期運動有助延緩認知退化。
** 更新票務安排 **
認知障礙症是大腦退化性疾病的統稱,因此患者的病徵亦會受到其腦部受損部位及認知障礙症的種類而有所不同。患者在記憶、認知、溝通、自我照顧能力等方面均出現不同程度的衰退,部份更會出現性格轉變、幻覺、抑鬱等情況。至於認知障礙症分哪幾種?認知障礙症是怎樣診斷?認知障礙症有什麼治療方法?今日《健康動力》請來陳鎮中醫生同你解構認知障礙症。
** 更新票務安排 **
人老了不一定會罹患認知障礙症,相反較年青的人如四、五十歲的人,亦可以有認知障礙症。
認知障礙症是一種疾病而非正常的老化現象,老化是忘記東西放置的地方,但是事後會再想起,認知障礙症患者則是完全忘記自己說過的話、做過的事。一般而言,認知障礙症乃一種疾病症狀,而老化並非一定會痴呆,因此一般人對老年人之老化性記憶差,稱其為認知障礙症是不正確的。
認知障礙症是一個腦部的疾病,通常始於記憶問題,但接著會影響其他腦部位置,產生其他問題如溝通困難、情緒、或性格的改變、甚至會完全喪失自理能力。它會隨著時間而惡化。患者可能因此越來越依賴他人。它在老年人中比較常見,但也有早在四十歲就開始病發的個案。到了八十歲,約有五分一人會患上此症。若我們能及早察覺其徵狀,是有機會減慢記憶力衰退的速度。所以盡早讓懷疑患有認知障礙症的長者接受評估及治療是十分重要的。
目前雖然沒有根治認知障礙症的方法,但如果及早發現,可以用藥物幫助維持腦部功能,減慢衰退的速度。由於認知障礙症患者會逐漸失去記憶,連自己的名字也忘記,在自我照顧方面也會出現很多問題,因此很需要家人的支持及照顧,共同面對問題。今天健康動力請黎戴樂群醫生,為大家釋疑。
很多人把認知障礙症初期的病徵誤以為是一般正常老化,常令患者錯過了最好的治療時機。雖然認知障礙症現時未有方法根治,但若能及早發現,接受訓練和藥物治療,同時注重營養攝取,便可有效延緩退化,減少家人在照顧上的困難和壓力。
認知障礙症(俗稱“ 老年痴呆症 ”)為大腦病症,影響患者智能及思維功能,如記憶力、計算、空間感、時間觀念等,或會產生混亂的狀態,多發生於老人群組。此病可由多種疹疾病引致,大眾一般對認知障礙症認識不足,因而拖延病情,以致病情惡化。因此,要幫助患者,必須提高患者及其家人對此症之認知,讓其盡早診治,避免惡化至晚期甚至嚴重狀況──及早找出癥狀,確診並對症下藥。
在中醫角度裡,老年痴呆症(腦退化症)歸屬為「善忘」、「痴呆」、 「癲狂」等神志異常疾病範疇。老年痴呆症常見成因包括腦神經退化、頭部外傷後、腦血管意外後,或腫瘤等因素引發。中醫認為老年痴呆症由於年老體衰、腎氣不足、飲食失節、情志內傷等原因,導致心、肝、脾、腎臟腑功能失調。中醫治療可從養心氣、補肝腎、化痰祛瘀方向著手。
「手震震、腳震震」等於柏金遜症?柏金遜症普遍發生於五十五歲或以上的人士身上,但亦有不少於五十五歲或以下發病的個案,究竟什麼原因會出現柏金遜症,及早發現可逆轉底情的機會。
《健康動力》雜誌誠邀腦神經科專科醫生講解柏金遜症的成因、病徵、診斷及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