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alth Action

2024年4月號

過往雜誌

網上訂閱《健康動力》雜誌

濕疹與痕癢皮膚治療及護理

期數: 
2009年06月號
醫生: 
關嘉美醫生 (家庭醫學醫生)

濕疹,又稱為皮炎,泛指皮膚受刺激或炎症影響下的發炎狀態。濕疹的出現受遺傳因素影響,而天氣和情緒不穩,更會加劇濕疹的嚴重性。濕疹一般呈對稱形態,常見的發病部位如面部、頸部、手肘或腋下,患處會出現紅色小水泡,令患者感到痕癢和乾燥;若不小心把皮膚抓損,或會造成細菌和病毒感染,導致疣或疱疹的產生。  

關嘉美醫生 (家庭醫學醫生) 肥大細胞釋出發炎因子

皮膚由表皮、真皮和皮下脂肪組成,而薄薄的表皮共有三層,最外層為角質層,含天然保濕因子,負責鎖水的工作;角質層以下為分泌油脂的粒層,能鎖緊細胞,令皮膚保持穩定。當角質層的水解酶處於pH5.5的狀態,油脂分子呈雙層排列,築成有效防禦,為皮膚發揮最大保濕、防菌和防致敏原等效能。家庭醫學關嘉美醫生解釋,濕疹患者表皮常偏離最佳的pH5.5狀態,水解酶不能正常運作,導致皮膚保護膜出現裂縫而喪失皮下水分,刺激物如塵蟎等致敏原亦經裂縫進入皮膚粒層,刺激T細胞和肥大細胞,令身體產生IgE抗體。當IgE結合血液中的T細胞和肥大細胞,即與抗原(致敏原)相結合便會引起肥大細胞釋出組織胺(histamine)、細胞活素(cytokine)、白三稀素(leukotrienes)和一氧化氮(Nitricoxide)等發炎因子,令皮膚發炎。 

 

保濕工夫不能馬虎 

濕疹無法根治,患者主要透過藥物紓緩或改善病情。常用的藥物如類固醇或抗組織胺,能抑制身體的發炎反應。「類固醇能減輕炎症徵狀,若長期大量使用類固醇或會對骨骼造成破壞,嚴重可致骨枯。另外,類固醇亦會令皮膚變薄及色素脫落;抑壓腦垂體及腎上腺素荷爾蒙,增加患上青光眼的風險。」關醫生提醒患者,只要跟從醫生指示服藥,無須對類固醇或抗生素過分忌諱,只要不濫用仍屬安全。 

 

當然,儘量避免服藥最為理想,那麼,護膚的工夫便不能馬虎。當皮膚處於pH5.5的狀態,角質層裏的水解酶運作最理想,能把脂肪排列成雙葉形、完美的弱酸性保護層,達致「油水充足」的最健康狀態。這時,皮膚變得平滑、有光澤、具有抗氧化作用、預防肌膚過早衰老及抑制細菌,減低皮膚受感染的機會。所以,塗上含有天然保濕因子和親膚油脂成分,最佳是pH5.5的護膚產品,能減低致敏原入侵導致皮膚紅腫及發炎,有效預防濕疹大範圍復發及減輕痕癢等徵狀。 

 

Captions: 

1) 關醫生表示,當皮膚處於pH5.5的狀態,角質層裏的水解酶運作最理想,能把脂肪排列成雙葉形、完美的弱酸性保護層,達致「油水充足」的最健康狀態。 

2) 表皮上的弱酸性保護膜(Acid Mantle)  弱酸性保護膜 = 水脂膜 + 角質層 

水脂膜 

汗水 + 油脂腺分泌的油脂 + 微生物組成 

角質層 

死去的扁平角質細胞 + 表皮結構皮脂 + 表皮酵素(水解酶)組成 

若以酸鹼值量度,pH5.5是最理想的。最新醫學研究發現,表皮酵素在pH5.5時發揮最大效能,把結構皮脂雙層排列(Bilamellary lipid structure),弱酸性保護膜的防禦力亦是最強 

 

健康表皮的pH最理想是5.5 

 The Acid Mantle of the Skin pH value of 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