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alth Action

2024年4月號

過往雜誌

網上訂閱《健康動力》雜誌

肺癌治療展新姿

期數: 
2010年08月號
醫生: 
陳德明醫生 (臨床腫瘤科專科醫生)

 

時至今日,肺癌仍是致命率很高的癌症。肺癌致命的原因,除了因大部分確診者屬中晚期,錯過了接受外科手術之機會;吸煙削弱了肺功能及治療反應也增加治理肺癌的複雜性。幸好,隨著治療癌症技術及藥物的進步,透過主動攻擊腫瘤和合併治療,不論是對腫瘤控制、減低復發風險或是增加存活率,均較舊日更有成效。

 

治療各類癌症,一般按國際認可的TNM癌症分期作治療指引,即根據腫瘤的大小和範圍、淋巴結及有否出現遠端轉移三大範疇進行治療,總共分有4期,肺癌也不例外。臨床腫瘤科專科陳德明醫生指出,透過各項化驗和檢查評估患病期數,可作為治療肺癌的初步基礎,另外必須同時考慮患者的年齡、身體狀況和其他因素。只有這樣,才能訂定較理想和切合病人需要的治療方案。

 

主動攻擊腫瘤細胞

局部且範圍較小的腫瘤,若能透過根治性手術處理,是治理肺癌的首選治療。今天,切除肺部腫瘤的手術分有傳統開肺腔手術和微創手術兩種,術前醫生會跟患者解釋兩類手術的分別及可行性,再按個別情況建議適合的手術予患者。為達致徹底剷除腫瘤的目的,陳醫生續稱:「若是術後復發風險比較高的患者,可考慮術後化學治療(俗稱化療)或放射治療(俗稱電療)主動攻擊腫瘤,跟過往在持續監察並發現復發才進行治療的做法很不同。主動攻擊除令腫瘤較易受控,亦增加了患者的存活率。此概念及做法有望令癌症變成一個慢性疾病而非不治之症。」 

 

標靶合併化療 

若要達致根治性治療的目標,合併治療能增加治癒肺癌的機會。除外科手術合併化療或電療外,標靶治療亦可結合化療使用。今天的標靶治療主要分為血管標靶療法和表皮生長因子受體治療兩類。腫瘤需要血管供應養分,血管標靶療法透過阻止腫瘤周圍出現血管增生情況而令其缺少養分。由於上述治療並不是針對腫瘤本身,一般會配合化療使用,雙管齊下。 

 

至於針對表皮生長因子受體(EGFR)的標靶治療,現行常用的為酪胺酸激酶抑制劑(TKI)。此類藥物的分子結構非常小,可以口服並能進入細胞內堵截腫瘤細胞的生長訊號,阻止細胞分裂及生長,達致有效控制腫瘤生長的效果。TKI尤對存在EGFR受體突變的肺癌患者較合適,能有效延長無疾病惡化生存率。對於並沒有此類受體突變的患者而言,接受傳統化療的成效則較為顯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