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alth Action

2024年4月號

過往雜誌

網上訂閱《健康動力》雜誌

腦血管瘤如炸彈 隨時爆裂死亡率達三成 --- 黄秉康醫生

期數: 
2021年7月號

撰文:陳珈琋

大腦動脈負責輸送含氧分等營養物質的血液到大腦,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可是,若腦內血管壁出現弱點,就有可能形成血管瘤。不論年齡、性別、種族,腦血管瘤可以發生在每一個人身上,通常沒有明顯徵狀,嚴重卻會有即時生命危險,就像一個腦內會隨時自行爆發的炸彈。

腦動脈弱點 成血管瘤

腦外科專科黃秉康醫生說,腦血管瘤又稱腦動脈瘤,實際上並不是一個腫瘤,而是腦內血管上一個弱點而形成的血泡狀病變。當腦內的血管壁出現一處比較脆弱的弱點,這個弱點隨時間慢慢脹大成血泡,便形成血管瘤。

大腦動脈在大腦底部形成了一個血流交匯的環狀血管區(Circle of Willis),以在動脈調配供應腦組織的血液。腦血管分叉處一般較為薄弱,腦血管瘤常見於此。

一般而言,腦血管瘤可大致分為三類,出血和爆破的風險亦各異。最常見的是囊狀(saccular)腦血管瘤,是在血管壁上向外凸出的球形;另一種是梭形(Fusiform)腦血管瘤,擴張的血管順滑地脹起如一顆欖核;最後一種是夾層(Dissecting)腦血管瘤,成因是動脈血管內壁出現撕裂,血液在血管壁之間流動,迫使血管壁分開,這種爆破的風險特別高。

(黃醫生表示,腦血管瘤在未出血或破裂前,通常沒有明顯徵狀和不適,故很多患者都是做檢查時才發現。)

 

頭痛怕光屬病徵

絕大部分在醫學上常見的血管瘤成因不明。黃醫生說,醫學界懷疑吸煙及高膽固醇等可能與血管瘤形成有關,但不吸煙及無高膽固醇問題的人,依然會患上血管瘤。惟有家族病史,或患有某些先天性疾病,如腎多囊症,或馬凡氏綜合症等,他們血管天生比較脆弱,發病風險會比較高。醫生多會建議他們接受檢查,盡早處理潛在風險。

腦血管瘤在未出血或破裂前,患者通常沒有明顯症狀和不適,故很多患者都是做檢查時才發現。但當血管瘤愈來愈大,壓着神經線,部分患者便會開始出現頭痛、怕光及反應遲緩等早期病徵,嚴重更會出現眼簾下垂及「重影」等徵狀。

隨着血管瘤變大,出血和爆破的風險就愈高。黃醫生指出,腦血管瘤一旦破裂,超過一半患者會有永久性的功能障礙,接近三成人可能因血管瘤而有生命危險。他憶述曾治理一名19歲腦血管瘤女生,腦動脈瘤一爆裂出血就即時陷入昏迷,並出現血管收縮及腦積水等併發症,在深切治療部治療近3個月才能出院,算是少數幸運的個案。

(當腦內的血管壁出現一處比較脆弱的弱點,這個弱點隨時間慢慢脹大成血泡,便形成血管瘤。)

 

磁力共振血管造影診斷

若可以在血管瘤未破裂前發現,並採取適當措施處理,便最好不過。目前,最常見的診斷方法是磁力共振血管造影(MRA)。透過MRA,可以清楚判斷血管瘤的位置及體積,「磁力共振無輻射,無需要打顯影劑就可以觀察到血管,有少部分案例則需要其他更進一步診斷。」

兩類手術 各有考慮

若發現腦血管瘤,醫生會根據血管瘤的情況、出血風險,以及患者的年紀、身體及心理狀況等因素,與患者商討是否接受手術治療。如不幸已發生出血,則更加需要盡快救治。「坦白說,沒有人確切知道血管瘤變得多大才需要處理。一般來說,我給予病人的指標是3mm以上已經需要處理。若出現病徵或血管瘤已爆裂,意味血管瘤已變得不穩定,出血風險就不是每年1%、2%,而是可能每日都有幾個百分比的出血風險。屆時就一定要做手術。」以下是兩項腦血管瘤的主要手術

開刀手術

傳統開刀手術,醫生會打開患者頭顱骨找出血管瘤,然後利用金屬夾子封閉血管瘤,令血液無法再流入血管瘤。開刀手術的復發率低,但由於需要打開頭顱,對病人的創傷較大,需要較長時間復元,開刀位置亦會有疤痕。若腦血管瘤生於某些較入位置,則可能會比較難處理,風險亦較高。

微創導管手術

近年流行的「微創導管手術」就是在血管內做功夫。醫生會在患者股溝位置放入導管,經血管推進到腦血管瘤位置,再以「白金線圈」將血管瘤填滿,防止它變大破裂。另一個方法,是將擾流支架放進腦血管瘤附近的血管,以改變血流路徑,變相令流向血管瘤附近的血液減少,並慢慢形成血塊及疤痕,令血液不再流入血管瘤,繼而令其自行萎縮。導管手術只會在股溝造成一個小傷口,病人一般兩三日就可以出院。

黃醫生總結,若無出現手術風險,上述手術基本上無後遺症。不過,仍需要視乎血管瘤及患者情況,才能釐定病人適合哪一種治療方式。例如若要利用「微創導管手術」放入導流支架,為避免身體對金屬支架產生反應而產生血塊及阻塞血管,病人最少要服用半年的強力抗血小板藥物。如果病人患有出血或凝血問題,就需平衡風險後再作適當考慮。黃醫生補充,亦有部分患者不適合手術,或是有其他考慮因素,就需要一年做一次檢查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