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alth Action

2024年4月號

過往雜誌

網上訂閱《健康動力》雜誌

【中風】中風來如風 察其因 防未然 --- 馮斌熙醫生

期數: 
2021年7月號
撰文:  鄭鈞雄

中風為本港第四大殺手,每年平均奪去逾3000人生命。除了半身不遂、局部感覺麻木、言語不清等嚴重症狀外,輕微如視線出現重影、無故頭暈亦可能是急性中風症狀。近年數字更顯示,中風患者不止集中在50歲以上、三高(高血壓、高血糖、高膽固醇)等人士,也有年輕化趨勢。可怕的是,大部分人中風前均無先兆,而且發病急速,若未能在黃金4.5小時內搶救,大有機會造成永久殘障,因此任何人都應防患於未然。

 

腦神經科專科馮斌熙醫生指出:「中風為殘障主要原因,其成因是腦部血管出現問題,引致腦細胞死亡,繼而出現一些症狀如身分乏力、口齒不清等等。」中風主要可分為俗稱「爆血管」的出血性中風和因腦血管阻塞而引致的缺血性中風,後者佔所有中風個案約八成。「缺血性中風大部分因為血管收窄,例如三高令血管內造成栓塞,使腦細胞缺血死亡,便會引致急性中風。」

除了血管收窄,馮醫生補充:「心房顫動也是缺血性中風一類成因,佔約兩成。患者會因為心房纖顫,令血液凝結成血塊,血塊再游走到腦部血管,造成栓塞,引致中風。」

(馮醫生提醒,控制三高雖是老生常談,但仍是防止血管收窄的不二法門。)

 

一旦小中風已響起警號

中風沒有先兆,而小中風(「短暫腦缺血」 Transient Ischaemic Attack,簡稱TIA)是中風的警號,症狀亦與中風無異,視乎缺血位置所控制的功能。例如運動神經區受影響,患者便有可能突然嘴歪。雖然小中風持續時間通常少於24小時,但會大大增加其後中風的風險。「小中風即是血管突然堵塞,然後又變回暢通,患者一星期內演變成中風的風險很高。」

馮醫生又指,亞洲人和西方人缺血性中風的成因在病理學上有異,「亞洲人較多因顱內血管狹窄引致中風,比率達37.5%,而顱內血管及頸動脈同時狹窄更高達46.6%。」此外,中風高危一族除了三高人士、有煙酒習慣、糖尿病人外,「因受西方文化影響,港人飲食較為肥膩、高膽固醇,故此本港中風病人亦有年輕化趨勢。另外,其中一種較為罕見的中風成因是頸動脈撕裂,近年亦多有發現,這類患者亦可以是年青人。」

控三高配藥物 防中風復發

要預防顱內血管收窄所導致的中風,馮醫生指控制三高是關鍵。若不幸中風,目前缺血性中風治療方法包括以溶血劑疏通血管;針對頸動脈血管栓塞,或需要透過血管擴張手術疏通血管。

在預防復發方面,曾出現小中風、中風或顱內血管狹窄的患者,中風或再中風機會甚高。因此,除了控制三高、改變生活習慣如戒煙戒酒等,處方抗血小板藥亦是重要一環。「目前市面上主要的抗血小板藥包括亞士匹靈、氯喹格雷(Clopidogrel),以及新一代抗血小板藥如西洛他唑(Cilostazol)。」有研究發現,西洛他唑能減低中風風險,顱內出血情況亦較少。馮醫生表示:「在選擇使用抗血小板藥方面,須考慮減少再中風的成效、出血比率及安全性。」

馮醫生續指,「病人在缺血性中風後應馬上配合藥物治療,在醫生的指導下,長期服用抗血小板藥,能減少再中風機會。」至於因中風導致的各種程度殘疾,例如半身不遂、失語症、身體不能平衡等,則可透過物理治療、言語治療、職業治療等作復康治療,並以訪顱磁刺激、經顱直流電刺激、復康機械人等輔助,促進康復。

再度中風真實個案

中風既令人措手不及,後續治療亦非常漫長,使家人身心俱疲。馮醫生分享一宗中風個案,患者曾經中風,疑因沒有定時服用降膽固醇藥及抗血小板藥而再度中風,引致右半身不遂。經磁力共振腦血管造影後發現,患者顱內血管嚴重栓塞。60歲的男患者起初只能躺臥病床及無法說話,妻子無法獨力照顧,「猶幸有家人幫助,能暫時輪流照顧患者。經過連串物理治療及言語治療等復康治療,加上經顱直流電刺激作輔肋,現時患者可以說出簡單句子,以及在適度督導下能獨力站立及行走。」

防中風於未然

空穴未「風」,未必無因。當不幸小中風時,已反映身體狀況欠佳。對於預防中風,馮醫生提醒,一般身體檢查不能檢查顱內血管狀況,因此控制三高雖是老生常談,但仍是防止血管收窄的不二法門。一旦中風,則應定時服用抗血小板藥,減低再次中風機會。

 

辨識中風口快-BE-FAST

Balance(平衡,行走不能平衡)

Eyes(視力,視野有重影、視力模糊)

Face(面部,嘴歪眼斜)

Arm(手臂,一邊手臂無力)

Speech(言語,口齒不清)

Time(時間,馬上報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