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alth Action

2024年1月號

過往雜誌

網上訂閱《健康動力》雜誌

及早護膝 防退化性關節炎來襲 --- 李威鴻醫生

期數: 
2016年01月號

醫生:  李威鴻醫生
撰文:  鍾穎嫦

 

膝痛可由多種不同原因引起,退化性關節炎(Osteoarthritis)乃最常見之成因。由於屬退化性問題,因此年紀愈大患病機會愈高,此外亦有少部分患者因運動過量導致關節提早退化。退化是一個日積月累的問題,唯有及早護膝,並於出現問題時盡早就診,方能好好保護關節,避免受到無可逆轉的傷害。

 

及早診治助控制病情

退化性關節炎指關節由於長期勞損導致軟骨磨蝕,關節液無法再起保護關節之效。情況多由自然退化引起,通常50歲開始便愈發常見,而運動過量亦有可能加速關節退化。骨科專科李威鴻醫生解釋,此症可對身體任何關節造成影響,膝蓋更是下肢最常見之受影響部位。退化性關節炎病徵包括:(1)關節疼痛。痛楚通常於活動時加劇,稍作休息則有所改善。上落樓梯或斜路時徵狀尤為明顯。(2)僵硬。身體靜止一段時間後再活動,膝蓋會緊繃及活動不暢順,需要甩一甩才回復正常。(3)腫脹。由於關節內有炎症,因此會引起膝蓋腫脹。李醫生提醒,若放任膝痛置之不理,病情持續惡化,最後可能導致下肢活動能力受損。一旦出現以上任何徵狀皆需提高警覺及正視,尤其徵狀持續數星期也沒有康復跡象更應及早求醫。

 

非手術與手術治療

退化性關節炎治療大致上分為非手術類及手術類方式。非手術類治療包括改善生活習慣及藥物治療。大眾日常應注意體重(過重者宜減重)、盡量避免行樓梯或斜路、減少蹲下動作、適當使用助行器具協助(如柺杖、助行器等)、訓練大腿四頭肌以强化膝關節等。而在藥物方面,注射透明質酸、服用補軟骨藥物如葡萄糖胺,或消炎止痛類藥物可能有助改善徵狀。而新一代的消炎止痛類藥物能有效減低對腸胃的傷害,副作用得以減輕,但選用何種藥物宜先諮詢醫生意見。

當以上治療皆無效,患者便得考慮手術方法。例如以微創內窺鏡手術取出發炎組織及膝蓋碎骨,或按需要修補受損軟骨。此外還有人工關節置換手術,當中有全膝關節置換手術及半膝關節置換手術兩種,後者適用於膝蓋僅其中一部分出問題(例如膝部內側)之患者。此項手術能盡可能保留膝部未受損之部分,復原速度較前者快,患者術後的膝蓋活動亦比較自然,近年引進了患者特定技術,令半膝手術的準確度提升。可惜未必適用於所有退化性關節個案。

 

操練不當或傷膝

預防勝於治療,只有從日常做起護膝工作方能盡可能延緩退化。馬拉松將至,參加者或已加緊練習,操之過急當屬大忌,一不小心便容易傷膝。李醫生謹提供以下的練跑小貼士供各位參考,以減低運動受傷機會:

 

馬拉松護膝小貼士

*挑選具備吸震能力及有效保護雙足的合適跑鞋
*根據個人能力調整運動量
*練跑宜循序漸進,不宜一下子大幅度增加訓練強度;一星期最多只宜提高10%速度
*保持正確跑步姿勢:盡量保持身體直立避免過分前傾,雙手維持適當擺動
*練跑前後進行適當拉筋助減低肌肉或韌帶拉傷機會

 

 
李醫生指,適量的運動對於保持關節健康非常重要,避免過量運動則不易毋重覆性勞損而加快關節退化的過程。